-
梅州市楹联学会着手编辑出版 《客家楹联大典》、《中国楹联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10日,梅州市楹联学会在梅城举行《客家楹联大典》、《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征稿启动仪式。市政协副主席张光明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两部书的编委60多人出席了启动仪式。
客家人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也出现过许多水平颇高的楹联。为弘扬客家文化,市楹联学会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决定编辑
-
《大迁徙》在梅拍摄 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通讯员朱迪光)6月23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迁徙》摄制组一行,先后在梅县松口、南口、石扇、程江、西阳、水车、丙村、雁洋等镇,以及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等旅游景区,进行大型纪录片《大迁徙》的拍摄录制。
据悉,13集大型纪录片《大迁徙》,将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
-
一个客家名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 ——梅州籍著名学者、《我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最近撰写出版了《我与深圳文化》(上、下卷)。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即将在梅举办前夕,他拟将其800套新著和个人珍藏图书约3000册分别赠给母校嘉应学院以及梅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聊表寸心。日
-
四川川客家海外联谊会举办“客家文化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5月31日下午,四川省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在该省有客家文化“活化石”之誉的李声鸿先生,在草堂路17号成都市文化馆3楼多功能厅内讲述“客家文化谈”。李声鸿先生指出,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
-
《永定客家土楼研究》一书出版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由福建省永定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胡大新著、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作序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全方位、多角度对客家土楼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产生发展、建筑工艺、建筑功能、文化内涵、民俗风情等 进行系统分析,以大量的典型实例和生动史实,紧密联系现
-
4个客家土楼科研项目立项
-
作者: 李珂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珂)日前,永定县科技局组织申报的“福建土楼历史文献数字化应用研究与示范”、“客家文化创意设计与3D动漫产品开发”两个项目同时获得省科技厅创意产业项目立项。这两个项目都围绕客家土楼展开。
另外,今年,由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闽西客家和红色双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
-
4个客家土楼科研项目立项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永定县科技局组织申报的“福建土楼历史文献数字化应用研究与示范”、“客家文化创意设计与3D动漫产品开发”两个项目同时获得省科技厅创意产业项目立项。这两个项目都围绕客家土楼展开。
另外,今年,由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闽西客家和红色双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项目获得国家
-
印尼将建一座土楼式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上月,印尼国家缩影公园与印尼客属联谊会签署协议,将缩影公园内“华人文化公园”里一块约3700平方米的土地拨给印尼客属联谊会,用于兴建“印尼客家博物馆”。客家博物馆的设计是一幢3层高的客家土楼式建筑,预计3年内完成。博物馆首层将设计为会议厅、客家美食小馆等多功能区,二、三层则辟为展览厅
-
江西:赣南首部客家文学专辑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由江西理工大学红土地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赣南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介绍,《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约155万字、共分7部,分别为:《长途跋涉录》、《五弦挥红》、《红色无际》、《李一痕和他的诗友们》、《走歌的红妹子》、《无中生有》、
-
赵勋人物画作品展示客家文化风貌
-
作者:赵大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记者赵大伟18日,赵勋人物画作品展在晟和莊艺术馆展出。(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此次展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刚从“台湾两岸百余名书画名家作品联展”参展回来的大型国画长卷《从围龙走出来的客家人》的珍藏版。赵勋历时6年,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才将此长卷创作完成,它前半部分描绘了客家人从战乱、饥荒、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