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走客家迁台路两岸媒体入岛采访圆满结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为了追寻、了解客家先民在台湾开拓、迁徙的足迹,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中心主办的“重走客家迁台路(台湾篇)”两岸媒体入岛联合采访活动10月19日在台湾新北市启动,26日在高雄圆满结束。此举是两岸媒体首度走进台湾客家庄联合采访,两岸记者把关注点集中在见证客家族群传承的“印迹”上,以血
-
台湾哈旗鼓文化艺术团来深献上客家音乐舞蹈
-
作者:王斗天潘俊轩杨然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王斗天 实习生 潘俊轩 通讯员杨然)昨日下午,来自宝岛台湾高雄市的哈旗鼓文化艺术团在罗湖老东门的深圳戏院,与我市簕杜鹃幼儿艺术团、山茶花艺术团、十二月舞蹈艺术团联袂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的客家音乐舞蹈。
本次文化交流演出以“台湾客家四季”为主题,聚焦台湾客家农村生活,按照农历月
-
14、洪树湘:德艺双馨的客家文艺传承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洪树湘,女,42岁,平远县文化馆副馆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落地花鼓》的传承人,平远县曲艺协会会长,平远县 “优秀科技人才”。她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客家文艺的发展,用毅力和坚守传承艺术瑰宝,用心血和汗水浇铸艺术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她创作的歌曲《中华一家》、《歌从山中来》、《故园情》
-
东江客家山歌大赛明年办 市文化与经济促进会将通过各种渠道宣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张展鹏)12月26日,惠州市文化与经济促进会成立大会在惠州宾馆举行。2009年,该会将策划并组织全市大型专题文化论坛和经济讲座,建立网站宣传惠州文化,还要筹划东江流域客家山歌大赛。
惠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幼荣担任会长,他介绍说,成立该会的目的是弘扬文化、拓展经济建设,以后
-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型设计图“新鲜出炉”36套具有赣南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B-1户型效果图:该户型为农户自建型,既可两户双拼式布局,也可以单户独建。每户占地面积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本户型由土黄色的外墙加上小青瓦,具有赣南苏区特有风格。二层设有一个大晒台和储藏用房,方便农民生活生产需求。
D-1户型效果图:该户型为农户自建型。本户
-
一个“湿”字放倒几多“新客家” “湿热症”病人迅速增加
-
作者:张小磊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张小磊
一周门诊情报站
上周,广州天气多变,时而风雨大作,时而热浪袭人。湿热的夏季,让“湿邪”肆无忌惮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来穗工作、生活的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更感不适。记者获悉,这一周来医院变化最多的是“湿热症”病人的增加。专家建议,由于气温、湿度等的不同,人们在异地生活,需学会当地“养
-
客家:程贤章的文学世界
-
作者:缪俊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写客家,一百年内没人能写得过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东作家程贤章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身上流的是客家人的血,我的性格是客家的典型,我的作品里写的是客家人的生活,说句自大
-
岁月沧桑,带不走那些客家“宝贝”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头戴客家凉帽的邱阿婆。
↑坪地客家老旧物。
余氏宗祠。
散落于坪地街道居民家中的箩筐、簸箕等旧物,似乎只能是活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但却见证了客家人生活的变迁——
本报记者 包国军 文
-
惠州新客家归属感日益强烈200优秀外来工代表游览我市文化景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外来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参观。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外来工在惠州科技馆体验心跳击鼓。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外来工在惠州博物馆参观并拍照留念。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11月11日,“了解广东 热爱广东 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外来工惠州系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