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你们圆了我们的梦”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按照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工作安排,6月22日,我和市台办的同志前往机场,迎接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国民党中评会委员刘碧良先生。下午4:40,飞机依时到达,接到了刘碧良先生。在前往酒店的途中,我们与刘碧良先生聊了起来,得知他是第一次来梅州,于是我就问刘碧良先生的祖籍地在哪里
-
我市联合凤凰卫视举办电视论坛,许嘉璐、饶颖奇、李嘉、徐博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宋健军高讯)昨晚,我市联合凤凰卫视举办了一场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论坛,就客家文化的渊源、流传、保护、弘扬、发展等元素展开精彩对话。
论坛由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淑婉主持。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
-
饶颖奇昨回武平老家祭祖 同根同源一脉承 闽台客家亲又
-
作者:钟德彪 王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上午,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台湾世界客属总会荣誉会长饶颖奇回到武平县中堡镇祭祀祖宗,“圆满完成了父辈临终前的嘱托,实现了一生的夙愿。”
昨日早晨6时30分,饶颖奇偕夫人饶高淑端女士及族叔 、女儿、侄儿一行,在省台办巡视员韦忠慈、市政协主席
-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栩栩如生的木雕彩绘……葵涌三溪社区福田世
-
作者:陈智美 吴云军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福田世居全貌。
墙壁上的红色木雕。
“龙岗罗,淡水古,不及葵涌一姓潘”。通俗地解释,就是当时龙岗的罗姓(罗瑞合村)、淡水的古姓(古志合村)两个家族,都比不上葵涌潘氏的兴旺。大概五六十年前,葵涌当地还有个时髦的说法:“(妇女)嫁到潘屋的门囤仔都好。”这里所说的潘屋,就是位于葵
-
东莞凤岗排屋和炮楼凸显滨海客家特色 如何从“三来一补”
-
作者:李春暐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上世纪60年代修建水库,淹没了炮楼的地下几层,也造成了一处壮观的水上炮楼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 东莞炮楼期待城市游客的发现本报记者 阙道华 何奔 摄
本报讯记者李春暐报道:“省政府的智囊提建议来啦!”昨天,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司徒尚纪、华南理工大学客
-
“在广州买了间能住十几人的新房” ——— 外来女婿牛气
-
作者:程颖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新人类
年前,回乡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得知班长春晖先拔头筹,抱得美人归,注册登记了。不仅如此,还跻身“有房一族”。在寸土尺金的广州城当业主,还是个三十未到的外乡人呢,此等美事直教旁人艳羡不已。而他号称新房可是“能住10来人都没问题”。牛死了。
追溯春晖的情路历史,可谓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
-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
作者:刘京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
世客会让河源扬名客家世界 古邑情,客娘颂,岭南文化在这个盛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园暨孙中山塑像揭幕
河源文化广场张灯结彩庆祝23届世客会召开
佗城古邑修葺祠堂迎接恳亲乡亲
世客会开幕式歌舞史诗展现客家先祖开拓岭南历史
将世客会会旗交给北海市
参加世客会的香港沈先生四十余年后重访古邑佗城与104岁老乡刘四妹合影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礼琪 通讯员 黄
-
客家功夫舞麒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竹林寺弟子在表演螳螂拳。
在坪山,黄耀华师傅的大旗舞到哪里,哪里就有精彩的舞麒麟表演。
舞麒麟是客家传统民间文化。在龙岗区坪山,练习螳螂拳的竹林寺传人必练舞麒麟,以增强功力。坪山正将舞麒麟和螳螂拳作为一个项目,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杆金黄镶黑边的三角大旗迎风飘舞。在大旗下,唢呐、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