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73)
期刊(418)
视频(59)
学位论文(46)
图书(31)
会议论文(6)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73)
期刊 (418)
视频 (59)
学位论文 (46)
图书 (31)
会议论文 (6)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8)
2013(215)
2012(289)
2011(239)
2010(227)
2009(118)
2008(131)
2007(40)
2006(27)
2004(10)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56)
南方都市报(72)
深圳侨报(42)
赣州晚报(24)
嘉应学院学报(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装饰(3)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1)
音乐时空(理论版)(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
客家妇女的头帕
作者:邱金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妇女因为经常要去山里砍柴、采摘油茶、野果,为了避免树枝、荆棘勾乱头发,伤及头皮,头帕便应运而生了。慢慢地便成了客家妇女不可缺少的佩戴服饰。 说起头帕,在瑞金还有个传说。一天,罗
客家妇女爱凉帽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记者在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采访时,见到一位带着客家凉帽的客家妇女。据她介绍,这顶凉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戴在头上可以挡风遮雨,非常实用。她身边很多女性朋友也喜欢返璞归真,戴客家凉帽。 本报记者温舒 摄
客家的乞巧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允东 客家祖地宁化的乞巧,有鲜为人知的“拜巧”和“食七层糕”的习俗。 七月初六,不论男女便开始了“拜巧”的准备工作――制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笔在纸上或画或描状元拜塔,鱼跃龙门,文房四宝等吉祥图案;二是在画的下端剪菱花、金钱花等各种剪纸,展示其不凡的聪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悬挂一只
客家妇女的精神品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建新/文阳春/图 在客家文化里,客家妇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客家妇女身上闪耀着吃苦耐劳、聪慧勇敢、贤惠忠贞等人性的光辉,她们最完整、最充分地体现出客家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成为客家文化中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 吃苦耐劳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大多居住于山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
粤港澳台妇女考察团来梅参观交流 客家妇女品质令人钦佩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罗娟娟通讯员邓玉文)2月28日至3月1日,由省妇联副巡视员、省妇儿工委办主任王远芳,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澳门特区政府妇女咨询委员会法定成员张素梅率领的“粤港澳台各界妇女友好交流活动”考察团一行20多人来梅参观考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翁永卫,副市长陈丽霞会见了考察团一行。
旧时客家人的“送寒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寒衣祭扫服务为逝者“送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 【习俗】 丘祥昌 旧时客家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俗称为“送寒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清明、秋季中元并称为一年中的 “三大鬼节”。是日人们要烧五色衣纸,为先人送去御寒衣物,寄托
趣谈客家妇女的“银簪”(民俗之旅)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广西、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居住在以上诸地区的客家人,又多数来自于远古时代北方民族人的繁衍与生息。古时候,由于战乱频繁,为求生存,不少北方的各姓族人纷纷辗转迁移到南方避难。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中原大地战乱连年,民不聊生,先后出现了两次大批移民南迁高
客家亮丽风景线:客家妇女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妇女以其温顺贤惠、俭朴勤劳的性格闻名于世,是客家风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文豪郭沫若曾为此写下“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的诗句来赞扬客家妇女。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他在《中国的客家》中认为:“客家妇女,真是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一族妇女中最值赞叹的事。”一部客家人的历史
发挥客家妇女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肖伟良 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对廉洁思想、文化的教育和推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挥这支人数众多、普及面广,并且其他力量均无法替代的队伍的作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式地把廉政清风吹进万家。 一、客家妇女的贤良淑贞是廉洁清风的“滋生地”。客家先民多出书香世家,妇女同样受到儒家礼教的
谈谈闽西客家端午习俗
作者:张佑周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历四月底开始,闽西客家人就开始筹划过端午了。首先,人们要抽空上山采摘包粽子的竹叶,还要采集葛藤、菖蒲、艾叶等晾干备用,经济稍好的人家要为孩子们添置夏衣。五月初三开始,人们就忙于包粽子、熬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