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62)
报纸(1681)
学位论文(357)
图书(259)
会议论文(70)
视频(6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62)
报纸 (1681)
学位论文 (357)
图书 (259)
会议论文 (70)
视频 (63)
按年份分组
2014(2088)
2013(313)
2011(389)
2010(313)
2009(158)
2008(159)
2007(96)
2006(66)
2004(34)
2003(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5)
龙岩师专学报(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
中国经济史研究(3)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北京:华龄出版社(1)
春蔼园,客家山歌回荡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通讯员 吴育卿 卢基莹 也许你不了解客家山歌,但可能听过那首著名的《十送红军》。《十送红军》就是根据客家山歌改编的,其曲调取自赣南客家民歌《送郎调》的曲调。3日我们在永定见识了群众对山歌的热爱。 “距(站)个距来坐个坐,大家听我唱山歌,改革开放农村变,农民生活步步高。”3日下午4时许,寻
周燕霞寻求客家支持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华狮子会15日向多个机构和四川留学生捐款,图为与会人士。(侨报记者叶永康摄) 周燕霞在客家会上介绍自己的背景。 向川震灾区留学生发红包 中华狮子会华埠捐款 【侨报记者叶永康1月15日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看戏。过去,戏剧演出便是客家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甚至于私人请戏班演戏,成了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固定的戏台,这些古戏台,都贴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戏联。如上杭中都
新加坡茶阳会馆介绍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日前拨出100万新加坡元,在重建后的会馆大厦内设立文物馆,向人们介绍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耗资280万新加坡元的茶阳(大埔)会馆重建工程日前完工。大厦的7楼和8楼是文物馆,这里的展出重点内容之一是李光耀资政专栏。$$李光耀祖籍广东大埔,他也是茶阳(大埔)会馆的永久荣誉顾
“最美的哥”彰显尊道厚德客家风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万静 [首席评论] 近日,“最美的哥”李东英在深圳拾金不昧500多万元一事成为新闻热点,社会各界深为“最美的哥”拾金不昧、淳朴坦诚的美德所感动。令梅州人民感到自豪的是,这位“最美的哥”李东英是梅州人。日前,市委书记朱泽君作出批示,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通报表彰,号召全市人民向李东英同志学习,大
永定对台交流合作良性互动 客家文化搭平台 交流合作唱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近日,台湾林先生等10多位客商来到永定,就合作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农业种植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等有关事宜进行考察商谈。据了解,今年以来,永定县以创建“全国两岸交流合作重点县品牌”为抓手,通过客家文 化搭“平台”、交流合作唱“大戏”等方式, 
闽西客家书画艺术风格之探讨
作者:章彬辉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闽西是客家祖籍地,长期的生产社会实践,自然结晶 出了深厚的客家文化。这其中十分突出的就是书画艺术。 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名家崛起,精品如云,如华喦、黄 慎、上官周、伊秉绶、李灿、马襄、罗晓帆、宋省予、邱沺、 罗丹、胡一川等,都是闽西书画界的杰出代表。$$ 风格对艺术而言,既可观其概貌,也可察其实质。
上坪客家风俗浓清明家家做茶果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谭大跃 实习生 黄军 一到清明节,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梅沙街道滨海社区上坪村,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茶果,这一风俗已延续多年。 “清明不吃青,走路两头轻”,是上坪村民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老话,意思是到了清明的时候,一定要吃由粗叶、鸡屎藤等野生植物制作的点心,俗称茶果,这样才会身体健
打响“土楼牌”  唱响“客家歌” 永定积极探索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3月15-21日,永定县组织人员到台湾,就大型原生态客家歌舞《土楼神韵》赴台湾演出事宜与台湾有关部门进行协商。据了解,作为该县对台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之一的《土楼神韵》今年5月将在台湾隆重上演。 近年 来,该县紧紧抓住海峡两岸关系不断改善的机遇,以客家土楼申报
丘洪松叶小华(市方志办): 古直对客家学的贡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社会对客家问题的看法上曾引起三次较大的风波。这三次风波是社会上一些人对客家的错误认识而来,因为关系到客家渊源、地位问题,因而引起客家人的抗争和批判,直到取得胜利。在第二、第三次风波期间,对梅州历史与客家发展史有深厚造诣的古直坚定地走在抗争前列,著作发表《客人对》,为客家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