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4)
期刊(100)
视频(27)
学位论文(25)
图书(15)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4)
期刊 (100)
视频 (27)
学位论文 (25)
图书 (15)
会议论文 (6)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7)
2014(136)
2013(40)
2012(29)
2011(34)
2010(19)
2004(4)
2002(1)
1998(1)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3)
方言(1)
广东档案(1)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创作评谭(1)
黄梅戏艺术(1)
中山医学院学报(1)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1)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通婚初探
作者:郭志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提出畲、客通婚的科学猜想。他说:客家初到闽粤赣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混化,亦事势所不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畲通婚及其在客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
从畲互动看客家的畲族文化和血缘成分
作者:王逍 郭志超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互动的角度,看到客家的畲族文化成分是1980年末以后畲族研究的重要进展。1980年末,闽西地
“南海国”都城在武平的初步考察及其意义
作者:林善珂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传说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初异姓诸侯国南海国的历史,便属这种情况。
试论闽粤赣边客家传统民居土楼的文化适应
作者:杨载田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居民自晋至明清进行过多次大规模、长距离的南迁活动,而辗转来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北部三角地带的客家先民,在“地大山深、疆隅绣错”,素以“荒服视之”和平盆地区已被早期先来此的旁系汉人占据,山岭贫瘠之地又为原住居民“蛮夷”、“峒蛮”或“山都木客”等古越族系所据有的情况下,要插足生根求
畲、客“郎名”探微
作者:董建辉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郎名是古代畲族、瑶族和客家人中常见的一种命名形式,并经常被作为畲、瑶、之间文化上相互融合的证据之一。但是,关于郎名习俗究竟源自何族,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学术界并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笔者拟根据手头所掌握的材料,谈点自己的初步想法,敬请方家指正。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