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探求龙岗村镇住宅新模式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保护 推陈出新
-
描述:以系统和发展的观点对客家民居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它进行动态保护的理念——将传统的建筑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使之被时代所接纳,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与活力。根据深圳和龙岗地区的实际情况,探求一种集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住宅功能为一体的村镇住宅新模式。
-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梅龙赣客家聚集区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个行政省的边缘山区。该区内地理条件相似,地域毗邻,文脉相通,血脉相联,文化均质,共同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客家经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传承与变迁:海峡两岸客家民间信仰的比较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关于台湾客家的民间信仰,前人有过不少的研究,对其中某一种信仰的研究更是积累丰厚,但将这些信仰置于一个族群整体及相互比较的视野进行探讨的研究却还比较缺乏。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台湾客家民间信仰对大陆客家民间信仰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
闽南地区的客家文化——以诏安县霞葛江氏为例
-
作者:杨彦杰
来源: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诏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一般认为,闽南是福佬人的聚居区,但是在福佬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内,仍然存在着客家人及其文化传统。本文拟以诏安县霞葛江氏为中心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这个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在闽南地区的客家文化,以及它的形成和影响。
-
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从民间文化研究的普同性与线性视
-
作者:刘晓春
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俗学 客家文化 普同性 地方性
-
描述:文明、乡村/都市等二元对立观念作为研究的支配逻辑。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民众以自己的逻辑——地方性的知识——整合了他们关于现代化以及世界体系的经验。本文从客家研究的历史梳理出发,反思客家研究的普同性倾向与地方性文化差异之间的困境,以及客家民系的现状——仍然处于不断地发明之中——所产生的复杂问题。据此提出以“地方性”视野出发,强调地方性文化对于客家民系的普遍性、历史性、现代性的整合经验,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变迁。
-
现代园林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省梅州市南堤带状公园设计为例
-
作者:邓武功 贾建中 韩炳越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客家文化 城市文化建设 公园设计
-
描述:现代城市存在着文化传统薄弱、特色缺失、环境恶化等问题,园林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解决这些问题应是现代园林不可推脱的责任。梅州市南堤带状公园设计密切关注城市需要,从继承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角度出发,将梅州客家文化融入整个公园的设计之中,形成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和现代园林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
从石扇堡到东万律:罗芳伯金山梦寻踪
-
作者:张维安
来源: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罗芳伯 兰芳公司 加里曼丹 海外客家
-
描述:是世界上最早,比华盛顿所建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早的共和困体制。本文的讨论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说明18世纪当时的移民背景;其次阐述西加里曼丹兰芳公司历史遗迹考察的田野心得;第三部分则是石扇镇的田野考察与心得,包括访问罗芳伯家族与后人、罗氏家族族谱,罗芳伯纪念馆考察等田野见闻。除田野观察的心得外,也提出若干值得进一步考察的议题。
-
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赣边区大旅游
-
作者:陈广万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粤赣边区客家文化的历史形成客家文化是在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以赣州、汀州、梅州为中心)。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条件下,诸多因素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完善起了作用,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唐末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
-
客家传统日用器具设计探讨
-
作者:黄金发 谭贻群 奚喻利
来源:2007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文化 日用器具设计 制器思想 造型元素 产品设计
-
描述:其在客家世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中所起的良性作用。指出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和客家传统器物设计元素及制器思想的结合,这不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也是设计师与大众配合的问题。客家传统器具设计文化的介入对当代产品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主张通过具体的设计活动来达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宣传与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目的。
-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