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客家文化看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
作者:吴永章
来源: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从客家文化看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
推动客家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助力长寿之乡振兴赶超
-
作者:邓立新
来源: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联席会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浦县 客家文化 长寿之乡
-
描述:品,加强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大埔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大埔在青山绿水中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埔山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
-
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
-
作者:庄英章
来源:首届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客家研究的回顾客家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以罗香林(1933)的研究为代表,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地方文化与族群认同研究风气之兴盛,而格外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重视,有关客家研究单位亦相继成立,几次客家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更突显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
-
广东传统客家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文化意识
-
作者:黄丽珠
来源: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传统客家民居的空间结构是客家文化的体现 (一)空间环境剖析广东客家人的祖先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后裔,由于灾荒、战乱或其他种种原因迁到广东的东部和北部。解放前,传统的客家民居在粤东粤北一带农村乃至山城镇中相当普遍。客家先民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艰苦
-
海西客家与闽南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作者:刘运娟 甘应进 陈东生
来源: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人、闽南人皆源于中原汉族。由于迁徙时代和定居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民系。客家(Hakka)民系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赣闽粤边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形成,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汉民族民系。[2]客家人对内与当
-
客家文化的变异
-
作者:李兴发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相应的需求,那么当地生态仍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以在当地维持一段时间内的延续发展;可是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营养三角形比例与
-
客家民俗与畲瑶关系述略
-
作者:吴永章 谢开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家人是南方居民的迟到者。畲、瑶先民,源于传说时代的盘瓠蛮,汉代的武陵、长沙蛮。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加之吃尽一山,复徙一山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需要,在唐代以前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客家先人则因中州动乱,逐步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分段进入,至宋代始在闽粤赣聚居
-
客家内部的分解与整合——以武平中山为例
-
作者:钟毅锋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族群理论认为,族群是个相对概念,我者和他者的界限是随着外界参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客家的这个概念是比较年轻而新近的,通过这个新构建的符号,由客家精英们推动的客家运动正不断地融合和整合客家族群,客家这个概念也在慢慢的扩大。有学者甚至提出,客家的概念应超出传统闽
-
从规划管理角度谈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以龙岗客家民居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客家民居保护 建设用地分区控制 规划管理
-
描述: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需求上,保护客家民居、延续龙岗传统建筑文脉、继承深圳地域文化,使客家民居传统特色能在新的规划建设中显现,成为龙岗地区城市规划工作的要务之一。
-
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
-
作者:江盈盈 贾倍思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系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的分析,以及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和围屋群落与徽州民居和村落进行比较,说明在相似的外部客观条件下,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两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围屋建筑和村落建筑。
上页
1
2
3
...
5
6
7
...
18
19
2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