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
作者:刘焕云
来源:“两岸四地公民意识教育”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性(modernity)的后果,可以从现代性制度、民族国家体
-
推动客家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助力长寿之乡振兴赶超
-
作者:邓立新
来源: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联席会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浦县 客家文化 长寿之乡
-
描述:品,加强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大埔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大埔在青山绿水中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埔山区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
-
钟鹭艺:端午“送礼”之大不同:以客家、闽南地区为例
-
作者:钟鹭艺
来源:2013年集美第九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赛龙舟、悬艾草、饮雄黄酒等。此外这些研究的区域范围可谓为全国性,相较之下,区域性的
-
从人类学和遗传学角度探讨客家民系本质
-
作者:叶智彰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中原汉人带着当时较发达的中原汉文化融化于南方较多数的古百越族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共同体。迄今,由于史料不全或记载失真等原因,仅仅从社会科学研究客家源流及其实质等问题,颇难做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客家民系的本质。
-
传统民居演变过程中防灾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梅州客家传统民居为例
-
作者:李婷婷
来源:暂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形成 演变 防灾
-
描述: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
以一个客家“长寿村”为例看预防保健研究
-
作者:赵芮
来源: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寿命虽有提高,但是生命的天然质量却是越来越遭到侵蚀。本文是笔者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对福建省有名的”长寿村”南靖县塔下村进行田野观察,初探其健康长寿原因,从中找出能够让其他大众在预防保健方面可以借鉴的信息和方式。
-
畲汉通婚初探
-
作者:郭志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提出畲、客通婚的科学猜想。他说:客家初到闽粤赣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混化,亦事势所不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畲汉通婚及其在客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
-
论客家民俗的历史渊源
-
作者:刘善群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的多元性,同时也有时代的多元性。客家民俗的生成是同客家民系的孕育同步。从地域文化看,它明显地具有
-
关于闽南文化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哲学思考:兼评龙岩文化及客家民
-
作者:陈列 金苓
来源: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确实"三位一体",相依相补,相得益彰。历史显示,海峡两岸向来一家亲,坚持
-
客家土楼的屋盖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研究
-
作者:彭兴黔 徐刚 刘春艳 高志飞 杨馨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明其受风特性类似于敞开型的大跨悬挑结构,气流在屋盖前缘产生的漩涡作用是影响风荷载特性的主要因素,悬挑度过大,极易导致屋盖上下表面形成“上吸下顶”的叠加效应;同时木结构与夯土墙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在台风作用下发生整体风致破坏。
上页
1
2
3
4
5
...
6
7
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