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教育与云南
作者:叶少玲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教育  云南 
描述:客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历代客家英才辈出的文化基础。云南现有一万余客家人。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来到云南以后,对云南作出了奉献,同时也有一批客属知识分子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为祖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学者。
深圳龙岗客家围的寻访记录、认知评估和保护利用
作者:夏青 王耀兴 郭旭东  来源: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龙岗客家围  记录  评估  保护 
描述:通过对龙岗客家围现状在历史、环境、建筑、文化、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整体性和特征性的认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定量的相对价值差异评估,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方法、内容及措施,明确了龙岗客家围在深圳城市总体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闽西客家人的植物崇拜意识
作者:陈弦章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任何一种民俗都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一种摆设,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发挥着某些实用的功能,在每一种民俗事项的背后总是有着文化的某种内涵。客家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农耕社会,农耕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民俗有着很强的地方性、民族性。
关于客家大型集合式土楼住宅成因的探讨
作者:李华东  来源: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土楼住宅  客家土楼  传统民居  建筑类型  自然条件 
描述:作为大型集合式住宅的客家土楼是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一种特别的建筑类型;它的形成原因并不是单纯的防御需要,而是包括历史、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客家族的文化背景、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等角度探讨大型集合式土楼住宅的成因,着重对圆形土楼进行了分析.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梅龙赣客家聚集区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个行政省的边缘山区。该区内地理条件相似,地域毗邻,文脉相通,血脉相联,文化均质,共同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客家经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客家内部的分解与整合——以武平中山为例
作者:钟毅锋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族群理论认为,族群是个相对概念,我者和他者的界限是随着外界参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客家的这个概念是比较年轻而新近的,通过这个新构建的符号,由客家精英们推动的客家运动正不断地融合和整合客家族群,客家这个概念也在慢慢的扩大。有学者甚至提出,客家的概念应超出传统闽
广东客家传统民居结构受损研究
作者:李婷婷 杨德跃 练浩 郑茂华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  结构  受损  保护 
描述:原因和能够经受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自然磨损的成功经验,从而达到发扬与保护客家传统建造文化的目的。
重构卫前围:一条新安地区广府围村的形态演变
作者:黎东耀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衙前围  新安地区  广府围村  客家围村  中轴 
描述:村类型—广府围村的形态特征。从而提供一种以建筑形态分析为基础的民居研究方法,并重构这种围村类型在南粤地区所呈现的一段前现代文化史。
重構衙前圍:一條新安地區廣府圍村的形態演變
作者:黎東耀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府围村  客家围村  都市形态学  建筑形态  民居建筑 
描述:村类型—广府围村的形态特徵。从而提供一种以建筑形态分析爲基础的民居研究方法,并重构这种围村类型在南粤地区所呈现的一段前现代文化史。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运作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以广西陆川县沙坡
作者:吴柳芬  来源: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农村计划生育  制度  客家文化  实践逻辑 
描述:制度、规则从颁布到真正对农村社会发生作用,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农村 基层政权为应对这一冲突则形成了特定的实践逻辑,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制度、规则的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