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经国“赣南新政”与赣南客家宗族社会关系简论
-
作者:刘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导言"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的赣南,"地大山深,疆隅(域)绣错"(清同治《赣州府志》)。东以武夷山脉为障,南凭巍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北临低矮的雩山,形成一个周高中低,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故在中国历史上,不易为外界风气所影
-
解读客家历史与文化: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Fang Xue-jia房学嘉fangxjA@jyu.edu.cn联络人:夏远鸣0753-218677915807537915xym77@163.comJiaying University of Guangdong广东嘉应学院台湾客家传统民宅构筑之研究一以美浓客家为例孙台义清云科技大学欧亚研究中心
-
影响碉堡民居发展的限制因素探讨:福建客家土楼与广东侨乡碉楼
-
作者:张琰 张建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从这些限制因素角度出发.对民居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论两岸客家民居文化与客家发展
-
作者:黄玫瑄 邱荣举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动。1988年,台湾的"1228还我母语运动"万人台北街头大游行,它标志着客家发展之重要转折点,
-
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与变化
-
作者:温春香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此,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族群的客家是如何形成演变的。
-
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
-
作者:王逍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种的"五溪蛮"后裔们,游耕迁徙于闽粤赣交界处广袤的山区,彼此交融并逐渐向统一族群的方向演变,
-
台湾客家宗祠与客家发展:以新竹县新埔镇为例
-
作者:刘碧蓉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前言唐宋以来,台湾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至东南沿海闽粤地区移民避难,至16世纪,闽粤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日益恶化,遭致生活穷困,加上台湾官吏不顾禁令招民垦荒之引诱,他们便开始转往一海之隔的台湾来拓垦。清领台湾初期,竹堑(新竹)地区尚多为麋鹿漫游之荒野,至清康熙五十(1711)年间,汉人对竹堑已出现规
-
族群互动视野下清初东山客家社会的文献与田野考察
-
作者:苏东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北直径40公里,东西约25公里;"东山"之名最早出现于清初广东客家移民大
-
另类的文化流散:明末清初农民武装与北戏南传:以粤东西秦戏为
-
作者:刘红娟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戏曲发展而言,这个"人"其实并不是指
-
两岸客家书写与客家文学发展之研究
-
作者:刘焕云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史的长河中,客家人曾经迫于现实,为了寻找安身立命的处所而到处迁移。所谓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