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88)
期刊(1558)
学位论文(300)
图书(146)
会议论文(46)
视频(2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88)
期刊 (1558)
学位论文 (300)
图书 (146)
会议论文 (46)
视频 (2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2)
2011(360)
2009(158)
2008(162)
2007(75)
2006(57)
2004(29)
2001(7)
2000(5)
199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8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4)
客家文博(22)
中外企业家(3)
消费(2)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南方论丛(1)
音乐大观(1)
课堂内外(初中版)(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从词汇看客家方言与粤方言的关系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3期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汇  客家方言  粤方言  渗透关系  渊源关系 
描述:从横向的渗透关系看,客家方言与粤方言地缘相连,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向外辐射的范围较广,渗透力较强,客家方言受其影响较大。从纵向的渊源关系看,在社会历史上它们亦关系甚密。因此,在客家周边的闽粤赣诸方言中,客粤两方言的词汇最为接近。
客家形成问题探析
作者:李荣  期号:第4期 来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中原汉人  同化  形成 
描述:客家系因战乱由中原南迁的汉族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之际。客家发展为现在这样一个具有众多人口的民系 ,不是只靠中原迁来的汉人的自身繁衍 ,而是包括了同化当地的土著畲族和其他汉人 ,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梅县熟语研究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熟语  结构形式  思想内容  面貌特征  文化镜象 
描述:本文对梅县熟语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从结构形式看,它与普通话同中小异;从思想内容看,它是传统思想与地域观念的组合;从面貌特征上看,它由不同的历史层次叠加而成;从文化镜象看,它是"山居稻作"文化的反映。
晚清广东客家移民探讨
作者:韩志远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客家人  客家移民 
描述:本文着重探讨晚清广东客家移民历史问题。晚清是广东客家移民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广东客家主要分布于广东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人数已发展到约800多万人,并出现许多新的特性。同时,在广东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议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7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客家民居  旅游  保护和利用 
描述:富有特色的客家围龙屋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做好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同时要开发利用客家围龙屋,发展旅游业,使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与延续
作者:张磊  期号:第6期 来源: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永定客家土楼  保护与利用  传承与延续 
描述:土楼与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众多现实和潜在的破坏威胁,亟待保护。如何在新的背景下,既能保护土楼所包含的全部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又能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处理好保护与更新、利用与发展的关系,提出适宜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措施,已成为土楼保护的当之急。
佗城宗祠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作者:张坚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佗城  宗祠文化  开发  保护 
描述: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亲缘文化现象。佗城宗祠文化历史悠久,客家特色鲜明,加大对佗城宗祠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力度,有助于扩大佗城的社会影响力,逐步缩小与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差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汀州试院里的那株石榴花
作者:周军  期号:第2期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石榴花  长汀县  中国共产党  中共福建省委  革命委员会  红军  国务院  纪念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描述:星罗棋布,繁不胜数。同时,长汀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于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曾这样赞誉长汀:"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紧抓刚需 主打“乡情”
作者:王永胜  期号:第2期 来源:城市开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情结  碧桂园  置业  房地产市场  客家文化  农耕文明  历史悠久  品牌优势  新趋势  大城市 
描述:"回乡置业"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是一个乡土情结最重的国度,以共同的文化为纽带,把所有的情感都维系在里面,农耕文明对土地的眷念,不仅表现在以疆域为界的圈地行为,更多表现在置业观念上,所以历朝历代以"荣归故里"为标榜,出现了很多的大规模的群居现象,并形
福建连城民俗“走古事”的客家文化内涵分析
作者:雷聪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坊“走古事”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文化内涵 
描述:“走古事”是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人民每年元宵节举行的客家民俗活动,其历史起源、发展经历、组织准备、活动过程等都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特色。罗坊“走古事”这一客家民俗既有客家文化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