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
-
作者:林开钦
期号:第7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 联谊工作 客家研究 省委书记 文化工作 革命老区 老区发展
-
描述:要意义。林开钦同志撰写的《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以大量翔实的史料,深刻阐述了什么是客家民系的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客家,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很有帮助,值得一读。
-
赣南安远大堂音乐的形成、保护及开发利用
-
作者:韩玉澎
期号:第S1期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安远 大堂音乐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
描述:和反本追源的气质。文章就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大堂音乐的形成、保护及开发利用进行探索性和概括性论述。
-
形成客家民系的主体是中原南迁汉人
-
作者:黄火兴 黄玉钊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主体 汉族人 客家人 中原南迁汉人 古百越族后裔 畲瑶民族 民族史
-
描述:本文概述了形成客家民系的主体是两晋以来中原南迁汉人,非秦时南迁汉人,也非古百越族后裔。
-
谈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
-
作者:黄东阳 张快彩
期号:第6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形成 发展 探讨
-
描述: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之一,是客家民众在山野间用客家话即兴唱出的原汁原味的民歌。梅州客家山歌形成的过程与客家人的迁徙同步,历经隋、唐、宋等几个朝代,与畲、瑶、黎等土著民歌相互融合影响,充分吸收了南方各民族民歌的优秀成果和养分。
-
如何正确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正确理解 客家宗族 客家研究 客家民系的形成 社会历史变迁 族群认同 有教无类 历史研究 北朝时代
-
描述:如何正确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大师在论及中古时代之民族与种族问题时,说过一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话。大师云:“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此为北朝...
-
广东客家拳派形成的历史原因探析
-
作者:陈国辉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 客家拳派 天地会 探析
-
描述:广东"客家拳"是广东近代拳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客家拳派主要指清代中晚期传入梅州客家地区后所形成的武术流派。本文深入探析其传入时与"天地会"相关的社会时代背景、拳派关系特征以及区域生态、人文环境等内外影响因素,希望为客家武术发展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积累与嬗变:略论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
-
作者:刘劲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过程 区域文化 人类学 社会集团 心态意识
-
描述: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系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
客家民系在闽西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探析
-
作者:鲍智明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闽西 自然地理环境
-
描述:闽西是中国客家民系形成和主要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的发祥地。文章主要从历史自然地理的角度来探讨客家民系在闽西形成和发展中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通过引用大量古代地理史料。阐明了闽西山区这一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对于客家民系的历史形成及其发展演变,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著者文摘]
-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形成的条件探析
-
作者:曾祥辉
期号:第8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条件
-
描述:地域内的繁衍生息构成生产力第一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发展经济奠定客家文化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地域是客家人口播迁的出发地和寻根的祖地。第三,时间条件:人口集聚和发展生产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客家民俗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客家方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第四,环境条件: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宗法制社会环境;需要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客家思想文化的形成,是客家文化成熟的重要标志。
-
客家话的性质:兼论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历史
-
作者:潘悟云
期号:第0期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比较 遗传分析 南方方言 形成历史
-
描述:本文通过客家话,特别是与客家话很接近的浙南畲话跟苗瑶语的比较,并参照客家人的遗传分析,论证客家话与苗瑶语之间的底层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一种新史观,认为大部分的南方汉语方言,最初是在南方原住民的语言基础上逐渐汉化形成的。
上页
1
2
3
...
5
6
7
...
70
71
7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