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26)
期刊(535)
学位论文(114)
图书(86)
视频(57)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26)
期刊 (535)
学位论文 (114)
图书 (86)
视频 (57)
会议论文 (23)
按年份分组
2015(57)
2014(731)
2013(333)
2012(346)
2011(316)
2010(282)
2008(166)
2004(14)
1994(1)
1992(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35)
其它(232)
南方都市报(98)
南方日报(97)
羊城晚报(60)
当代广西(6)
中国高新区(4)
中国绿色画报(2)
福建理论学习(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
赣南客家宗族祭祀仪式音声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肖文礼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祭祀仪式  音声  民族音乐学  客家研究  宗族祭祀  文化记忆  音乐文化  铜管乐队  文化研究 
描述:研究成果述评 (一)研究对象概述 客家祭祀有宗族祭祀和家庭祭祀之别,本文所涉猎的为前者。赣南客家聚居是目前我国保持宗族祭祀最为隆重的地区之一,其礼俗活动至今仍普遍盛行,具有典型的传统文化特征。以同姓氏族为
闽西客家与四川客家民居比较
作者:周小艺  期号:第1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闽西客家  民俗文化  客家人  四川客家  汉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土楼  民族迁徙  民族形成 
描述:客家人文化在有渊源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闽西一带与较内陆地文化更各个成一色,本文拟就闽西与四川客家民居特色做一个简单得比较分析。 一、闽西与四川客家的形成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今天的黄河流域
客家人生命历程的殷红史诗——读刘晓双长篇新作《滚滚血脉》
作者:吴野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生命历程  客家精神  史诗  成都东郊  作品  广东梅州  新作  历史与现实  读者 
描述:的远行衍生出今天拥有18个乡镇、80万人口的客家聚居。作品塑造了刘华夏、吴小凤、长根、鲜红、刘文安、刘白石等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它画出了四川“客家人的鼻子、眼睛、头发、衣服、花板床、花轿、坟地”,画出
方言学名词
作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  方言学  方言区  语言特征  方言地图  词汇特征  语音特征  语法特征  官话方言 
描述: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的内部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晋、徽、吴、湘、赣、客家、平话、粤、闽等十个方言。 方言地理学 dialect
我所见到的台湾义工
作者:李联  期号:第7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社会  解说员  服装设计  义工  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美术  鹿港  客家民俗  台北  警官 
描述:、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旅游和民间机构团体中,义工的人数占有很高的比例。以设在台北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为例,它的专职人员只有34人,而义工则有8O0多人。活跃在台湾社会各个领域的义工,主要
方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作者:田雨  期号:第6期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节目形式  收视率  普通话  中老年  目标受众  现状与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  语言形式  民族语言 
描述:起的原因 1.方言与共同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特点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方言是
客家土楼与徽派建筑比较及启示
作者:龙丹  期号:第14期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荣归故里。但是,当时商人政治地位卑微,徽商巨贾非常注重子弟的学识培养,提倡“学而优则仕”,不惜斥重资建造学塾,提升文化修养,因此徽派建筑有很浓的书卷味儿。徽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水系密布,徽
土楼的背影
作者:黄发有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的背影》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发有 
描述:,漫长的寂寞里开放着自生自灭的客颜,平凡而自在。想不到有这样一天,山外世界那些惊艳的目光,穿越群山的遮蔽,搜寻她们的芳踪,然后爆发出声声的惊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古建筑的奇葩”……然而,土楼的内心从来不为外界的好奇而敞开,她们默然也坦然地面对着人们的品头论足。走马观花的人无暇顾及她们留给大山的背影,更不会注意到背影中的沧桑和沉重。大概也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才会像关注山路上匆匆行走的亲人的背影一样,默默地注视着土楼的背影,才会从中听见祖辈漫长跫音的悠然回响。
明清时期宁都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佃农  客家研究  社会经济关系  清代中期  明代中期  时空范围  历史事件 
描述:,清代曾把它们划为一个行政——宁都直隶州。考察这个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能够具体揭示“客家基地”的基层社会动向,而这正是“客家”这个大课题中的紧要部分。在客家研究园地里,前辈学者罗香林将宁都、瑞金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描述:和丈夫施复亮从沦陷迁到昆明。1940年初,身怀六甲的钟复光又到重庆,住在离仁沱场不远的南山。8月22日,她的第3个孩子降生,钟复光为他取名光南,含有“光照南山”之意。施光南5岁以前的童年时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