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川话漫谈
-
作者:王保成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方言 普通话 中原官话 北方方言 地方特色 形容词短语 形成原因 东南方言 太行山 客家方言
-
描述:通常来说,中国有八大方言语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怀川话使用范围虽然在河南西北部,但它完全
-
采茶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歌 客家山歌 平和县 相结合 商调式 中速 灯笼 开花 漳州 闽西
-
描述:《采茶歌》:这是漳州平和的一首常见客家的6(低音)、1、2、3四声音阶B商调式的歌曲。粤东北、闽西、赣南的客家山歌大都强调羽商二音,都常以纯四度跳进与级进相结合的旋法,而此曲虽具有客家山歌共同的
-
从民歌看川藏康巴人和粤东北客家人的族群性格
-
作者:何国强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藏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人 朝廷 元初 赵尔丰 吐蕃 赏赐 地方政权 地区 土地 经营
-
描述:了朝廷赏赐给达赖的宁静山以西的大片土地,由代理边务大臣傅嵩炑主持在丹达山(今嘉黎附近)与西藏划界,山以东之地建川边特别区,以西仍为西藏。民国初年置为特别行政区,1928年建省,1955年撤西康省。
-
粤东北乡村治理:回顾及分析:以五华县平安村为例
-
作者:谢乃煌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村 宗族 民间信仰 治理 选举
-
描述:广东省五华县平安村的客家传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其潜在或显在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均有所体现.作为当今乡村治理关键环节的村委会选举及管理,平安村的实践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建议尊重村庄自生秩序,推进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环节等.
-
明清时期粤东北梅江水系的蛋民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梅江 蛋民
-
描述:梅江水系就有蛋民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自明代始,蛋民开始被编入里甲体系进行管理。从明中期以后,随着里甲制度的崩溃,生存资源的恶化,资源匮乏的水域上的蛋民开始渐渐迁徙。
-
赣方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方言 江淮官话 使用人 闽东方言 方言区 江西省 客家方言 官话方言 汉族 吴方言
-
描述:它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2%强,分布于江西的北部和中部。
-
寻找家园——客家先民的三次南迁和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严峻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先民 赣闽粤边 汉人 闽西 汉民族 土著居民 三角地带 侨州郡县 闽粤赣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形成是大批北方汉人辗转南迁,进入赣闽粤边三角,同化了当地土著居民,然后在同一区域互相交流、自我整合的结果。这部分汉人就是通常说的"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的主要地域--赣南、闽西、粤东北相交的三角地带,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作"客家大本营"。
-
客家民系迁移过程仿真模拟研究
-
作者:何郑莹 徐建刚 李永强
期号:第1期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迁移 空间分析 仿真
-
描述:家民系文化迁移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移民适宜性因子的客家民系迁移过程的仿真结果显示:客家民系迁移时空演进中的阶段性分布较为明显,赣南、闽西汀江流域、粤东北地区呈现出以赣州、长汀、梅州为中心的3个文化片区,客家民系文化层级、文化中心(客家首府)的分布与移民适宜性呈现相关性.
-
色彩赣南
-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13期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赣南闽西 中国革命 战士 客家人 中央苏区 草鞋 花朵 瑞金 苏区时期
-
描述:4月中旬,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
-
赣南的客家民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4期
来源: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赣南的客家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