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85)
期刊(1173)
学位论文(278)
图书(86)
会议论文(50)
视频(2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85)
期刊 (1173)
学位论文 (278)
图书 (86)
会议论文 (50)
视频 (28)
按年份分组
2015(29)
2014(1374)
2013(240)
2012(304)
2011(303)
2010(226)
2009(116)
2008(103)
2004(18)
1992(4)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122)
侨报(69)
农业考古(17)
台声(9)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
统一论坛(2)
中国藏学(1)
上海调味品(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
建筑学报(1)
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初探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女性  禁忌  生存行为模式 
描述:文章对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的表现、特征、文化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了客家女性禁忌与客家女性生存行为模式的关系。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既有其可取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然其不失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客家女性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潮客关系简论——以潮汕地区为例
作者:黄挺  期号:第1期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潮州  族群  边缘区域  文化混融 
描述:该文讨论了客家学和潮州学、客家族群和潮州族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以潮汕地区的例子, 从民间信仰、饮食习俗、建筑文化等方面, 探讨两个族群文化混融的现象。指出, 作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特质, 在族群分立的边缘区域, 并非清晰易辨, 反而是混融不清的。
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的传播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客家地区  传播史 
描述:出任南赣巡抚,对于安定湘赣闽粤边区社会、促进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起到特殊作用,他倡导的阳明新学因而大行于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促使部分士人由理学改宗心学,使陆王心学在客地乎与程朱理学并驾齐驱。
粤台客家是一家——以粤东地区与台湾地区为重点考察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闽南人  粤东  台湾  聚居地 
描述:本文以粤台两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作为考察对象,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两地居民都以客家人为主,二是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又主要迁自粤东的客家地区。据作者实地考察,从文化渊源上看,粤台客家是一家;从移民史上看,粤东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
画家刘济荣的西部情结与岭南精神
作者:李钟声 郭珊  期号:第3期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人物画  牦牛  西部  创作  人民大会堂  客家  西藏  岭南精神  广州 
描述:澳门政府之邀在澳门市政厅举办个展。出版有《刘济荣人物画》《人物画谱》《牦牛画法》《刘济荣画集》等。2007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客家情—刘济荣人物画集》。国家人事部2002年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文天祥在闽粤赣地区的抗元爱国斗争及其影响
作者:刘加洪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天祥  爱国主义思想  抗元  影响 
描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对客家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粤闽赣客家地区区域演化特征及区域发展思路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徐燕君  期号:第2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闽赣  客家地区  区域演化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描述:与合作,提高企业对区外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和对区外市场的开拓能力,才能促进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明清客家地区的经济开发
作者:周琍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客家地区  经济开发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平镇地区伯公传说调查研究
作者:邱宜文  期号:第18期 来源:北商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伯公  土地  土地公  平镇  传说 
描述:位居桃園縣平地十二鄉鎮市行政區的心臟地帶,為客屬族群聚集之地,過去曾因夾在中壢和楊梅兩大先期開墾的農業區間而受到忽略,使得平鎮遲至近年始漸繁榮昌盛,但也因此相當程度維持了古樸的本質與值得考述的文物景觀。筆者自民國九十七年起於桃園平鎮展開伯公普查與資料分析工作,走訪平鎮區63座伯公,本論文即從中抽取具有碑文傳說的13座伯公祠,輔以平鎮地區文獻記載之張福德與平鎮得名傳說,加以整理、歸納,尋找其透露之宗教、文化訊息與先民事跡;探索伯公型制在客家文化中的獨特意涵,傳說中伯公的職掌與地位,冀能在客家文化保留上貢獻一己之力。
客家地区的古山寨
作者:冯锡煌  期号:第2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顺县埔寨镇桐子坑古山寨,明末清初抗清志士谢志良在平远县差干镇筑建的五子(指)石兵寨,还有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义子石镇吉在兴宁县建造的马鞭岭营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