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民系”和“客家”概念的界定与宋元以来客家迁移
作者:葛文清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民族  客家民系  概念的界定  客家研究  东南地区  地理环境  移民  闽海系  文化人类学  社会经济 
描述:以来的客家迁移基本上属于经济性移民,是客家民系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据此把宋元以来的客家迁移分为种类型:一是棚民经济型,二是农矿经济型,三是外向经济型,是海外拓殖经济型
东邑西聚 洛带迤逦:洛带古镇建筑景观概述
作者:刘清清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古镇  客家  移民  会馆建筑  一街七巷 
描述:洛带镇位于成都东山龙泉驿区,是川客家群体聚居地之一。古镇具有深厚的客家移民文化背景;拥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大会馆;街巷布局采取"一街七巷"的格局,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客家山歌的音调特征及成因
作者:叶惠薇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音调特征  历史变迁  生存环境  性格特征 
描述:客家山歌旋律优美,简朴直畅,其音调特征是:中高音区,窄音域,窄音列,羽商音构成的纯度框架为骨干的度跳进和邻音级进为特点的旋法。客家山歌音调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历史变迁、生存环境及客家人的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从钟家大瓦房看入川客家人建宅特色
作者:周彦吕  期号:第22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宅形制  特色 
描述:以成都柏合镇钟家大瓦房为例,对川客家人建宅特色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钟家大瓦房的建宅背景和建宅形制,着重阐述了川民居和客家民居两种民居各自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民居保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民居五则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  客家土楼  北京四合院  平方米  明代  清代  西厢房  石拱桥  垂花门  等时代 
描述:合院形式的建筑大约出现在2000多年前。正规的北京合院,房屋间数为:北房三正两耳共5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有4间,若连上大门雕、垂花门则是7间。若按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台中东势客家话的起源与形成
作者:吴中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中东  起源  大埔县  声调 
描述:台中东势客家话的归属,以往有过许多争议。董忠司(1987)认为是“中部县话”,罗肇锦(1990)归入饶平,洪惟仁(1992)则说“声调上是县类型,而潮州饶平味道甚浓。”直到1997年,台中县大甲河客家协会探访广东大埔县后,即对外声称东势话是大埔话。
灵台山客家文化城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灵台  闽西北  汉白玉  编辑  旅游休闲  沙坪  圆通  连城  翠峰 
描述:位于长校镇沙坪村,与连城冠豸山相距30多公里。古有"南豸、北夷、灵台心"之美称,山不高却名扬海。以佛光之灵、神台之圣而著称。山有寺:圆通寺、醉峰寺、翠峰寺、福源寺,是闽西北最大的寺庙群。寺有三
采茶歌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歌  客家山歌  平和县  相结合  商调式  中速  灯笼  开花  漳州  闽西 
描述:《采茶歌》:这是漳州平和的一首常见客家的6(低音)、1、2、3声音阶B商调式的歌曲。粤东北、闽西、赣南的客家山歌大都强调羽商二音,都常以纯度跳进与级进相结合的旋法,而此曲虽具有客家山歌共同的
客家山歌音调考源
作者:李靖  期号:第13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歌曲调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地区的曲调也会因为演唱歌手不同而有差异, 客家山歌曲调以中高音区、窄音域、窄音列为特征,特点是以羽、商两音构成的纯度框架为骨干的度跳进和邻音级进为旋法。
龙岩:蛟龙冲山起 腾飞正当时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希望老区人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家乡建设好,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