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推展之探討―以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為例
-
作者:黃麗華 許光麃
期号:第6期
来源:體育學系系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
-
描述:尋找失聯之客家族群等為主。 二、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面臨的困境,外在有血緣的難以認定、語言的流失、客家人自覺意識薄弱、客家舞蹈資料缺乏,內在則有協會經費籌措困難、人力不足及組織內部共識尚待整合等。 三
-
客家文化推展之探讨:以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为例
-
作者:黄丽华 许光麃
期号:第6期
来源:体育学系(所)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
-
描述:找失联之客家族群等为主。二、台南市客家文化协会面临的困境,外在有血缘的难以认定、语言的流失、客家人自觉意识薄弱、客家舞蹈资料缺乏,内在则有协会经费筹措困难、人力不足及组织内部共识尚待整合等。三
-
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温小兴
期号:第2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信仰研究 社会文化史
-
描述: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从客家民间信仰的内涵与外延、客家民间信仰的特性、客家的神明崇拜与风水信仰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进行了评析,以期展现十年来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走向。
-
从民间信仰看粤闽赣山区开发和客家族群发展
-
作者:周俐 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信仰 山区开发
-
描述:客家民间信仰不仅是客家人精神信仰层面的体现,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地区的开发历史以及后来的发展,是客家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展现。本文以田野调查和文献材料为基础,试对民间信仰与客家地区开发,以及客家族群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
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国内客家民问信仰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温小兴
期号:第2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信仰研究 社会文化史
-
描述: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从客家民间信仰的内涵与外延、客家民间信仰的特性、客家的神明崇拜与风水信仰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进行了评析,以期展现十年来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走向.
-
试析闽西客家“神媒”现象及其文化源流
-
作者:黄晖菲
期号:第S1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客家 神媒 文化源流
-
描述: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现象十分盛行,这是一种替神灵说话或传达神的旨意的宗教活动。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试图分析闽西客家神媒现象、特点,以及产生闽西神媒原始宗教特性文化源流,从而为客家的形成是中原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学说提出又一佐证。
-
客家人日节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日节 客家 习俗 意义
-
描述:人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岁时节日,在客家地区有着较广泛的流传。本文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材料,从人日节的历史起源入手,详细介绍了不同客家地区的人日节习俗的具体内容与差异,着重分析了客家人日节习俗的文化与意义内涵,以此丰富对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民俗的理解和认识。
-
客家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策略
-
作者:钟舟海 柏海珍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旅游开发 文化
-
描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客家地区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文章分析了文化资源在客家旅游开发中的独特价值,探讨了文化资源在客家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利用,并对客家旅游中文化开发的运作模式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研究。
-
试论客家文化与朱德勤俭品质的养成
-
作者:常青青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朱德 勤俭品质
-
描述:清朝初年,包括朱德先祖在内的一批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至四川仪陇,他们的后裔一直顽强地传承着客家文化传统。朱德的家庭是一个恪守客家传统的典型客家家庭,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朱德勤俭的品质。
-
张弼士与客家社会文化关系论略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弼士 客家 社会文化
-
描述:从下南洋、创业、回馈社会三个角度探讨近代华商第一人张弼士与客家社会文化的关系,认为张弼士下南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他在南洋的创业和发展充分利用了客家传统社会文化资源,他对社会的回馈促进了客家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客家社会文化孕育了张弼士,张弼士传承和发展了客家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