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智贤:加大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力度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学习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力度 历史渊源 经济社会 扶贫标准 贫困人口 农村人口 亲缘关系
-
描述:据我们了解,江西省原中央苏区,以赣南为主,包括永新、兴国、宁都、广昌、瑞金等54个县,由于历史原因,老区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较慢,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目前赣州市尚有贫困人口215.5万,占农村人口的29.9%。同时,原中央苏区是与海峡对岸有着特殊历史渊源和亲缘关系的客家摇篮、台胞聚居地,其区位独特、
-
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努力
-
作者:饶颖奇
期号:第10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平发展 两岸 “去中国化” 交流合作 重新执政 “立法院” 理事长 民进党
-
描述:我是台湾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我不仅仅代表客家,我还有很多身份。为了两岸和平发展和交流合作,国民党重新执政前.民进党执政时搞“去中国化”,不跟大陆来往了,我越来越觉得紧张.生怕大陆的领导误判台湾的主流民意,所以2002年10月我就带领着“立法院”的委员、大学的教授到北京,
-
浅谈竹板歌的传入、传承和发展
-
作者:胡希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传承 民间曲艺 梅州市 梅江区 竹板歌
-
描述:“竹板歌”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属于客家民间曲艺。梅州市的曲艺品种不多,竹板歌是主要曲种。竹板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广泛流行于全市,以兴宁、五华最盛,梅县、梅江区、大埔次之,这里,就竹板歌的源流及其发展作一个初步的探讨。[第一段]
-
论农民旅游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作者:陈涛 钟俊昆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市场 和谐社会
-
描述:主义社会的构建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
弘扬老区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
-
作者:赖继秋 邱河清
期号:第12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区精神 科学发展 物资集散地 赣龙铁路 交通枢纽 西南部 福建省 上杭县
-
描述:上杭县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客家母亲河汀江中游,建县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现辖9镇13乡,人口48.5万,县域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国道319线、205线,省道围禾线、永新线,赣龙铁路,龙长高速,正在建设的永武高速贯穿境内,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
建立金融超市 推动销费信贷快速发展
-
作者:孙健 庄建宁
期号:第2期
来源: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融超市 消费信贷 银行业务 管理 农业银行 房地产企业
-
描述:款在全区客家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也由1999年初的17.2%增加到71.4%,个人消费信贷不仅成了我行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而且使我行在社会上迅速树立起了良好的国有商业银行新形象。
-
广东语言科学在飞跃发展
-
作者:詹伯慧
期号:第10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科学 方言研究 汉语方言 中国语言学 文字学 方言调查 广东特色 双语双方言 现代汉语 语言资源
-
描述:到较好的开发,调查研究省内各地方言的风气遍及全省。广东是我国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全国七大方言中,广东就拥有其中的粤、闽、客家三种,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此外,还有粤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粤北、粤西一些未知名的方言土语。然而,以往很少有人着力进行调查。近20年来,广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我省语言资源的开发,连续几个全省社科研究“五年规划”都把广东方言的调查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更是一贯把方言的调查研究视为体现广东特色的重大研究项目。在省社联、省中国语言学会的领导组织下,一些学府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师范学院等,都不乏有志之士长期埋头于方言的调查研究,可谓乐此不疲。暨南大学以詹伯慧教授为首的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原汉语方言研究室)从80年代中便着力于我省方言的调查和方言研究人才的培养...
-
赣南于都客家唢呐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杨鲁平 温桂生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音乐 客家人 唢呐 传承 赣南 工农红军 中原文明 客家文化
-
描述:于都,当年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它地处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素有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和赣州河东六县之母之称。自西晋五胡乱华时起,一批批陆续南迁的汉人辗转进入于都等地,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文明,更与当地土著畲族人相濡以沫,共同
-
粤北采茶戏的改革与发展
-
作者:黄莉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粤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革 历史延续性 艺术创造 生活实践 广东省
-
描述:粤北采茶戏源于广东北部山区的民间采茶歌舞小戏,2007年分别被列入韶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客家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艺术创造的结晶,是粤北人民保持对客家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其音乐包括有唱花灯、唱花鼓、采茶、大茶、
-
本地、福佬、客家的由来与发展
-
作者:杨成志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人 文化传统 文献资料 性格特点 社会历史 方言 孙中山 普通话 太平天国革命 广府人
-
描述:简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