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揭东县客家方言的分布及方言使用现状
-
作者:吴芳 郑伟心
期号:第1期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揭东 客家方言 粤东闽语 分布 类型
-
描述:该文通过对揭东县下属各镇及相关村落的调查,力图较全面地揭示揭东县客家方言的分布特征,同时探讨该区域内闽客两大方言的使用现状。
-
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与场域分析
-
作者:叶锡南 詹惠珍 程玉秀
期号:第1期
来源: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vi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使用 语言移转 场域分析 母语
-
描述:母语的语言沟通能力与使用情形,同时探讨了此二者与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使用场域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外省族群的国语使用亦纳入分析,以作为比较的参考。
研究发现,国语及母语的语言能力与个人
-
人物风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绿城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风采 作家协会 书法创作 文学
-
描述:石天简介:男,80后青年,出生于广西客家一个小乡村。爱好文学与书法创作,发表作品苦干。15岁入市作家协会,21岁入省作家协会。
-
焦点人物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时事资料手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家领导人 人物 焦点 名誉会长 汉语教学 副委员长 高峰论坛
-
描述:许嘉璐3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的身份,在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式并演讲。许成为两岸交流以来大陆赴台退休层级最高的国家领导人.并创下退休国家领导人赴台先例。
-
江西吉安横江话表复数的“禾”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复数 泰和方言 吉安 江西 安福 人称代词 成分 变音 同音字 普通名词
-
描述:据雷冬平、胡丽珍(2007)可知,江西安福方言有表复数的"物"。笔者发现,江西吉安横江话与此类似,也有表复数的标记成分,只是与"物"不同音而与"禾"同音(还有另外的变音,详下),本文暂且记为同音字"禾"。对照安福方言中"物"的使用表现(雷冬平、胡丽珍,2007
-
从《客家人文》光盘的制作看电子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关系
-
作者:劳晓燕
期号:第4期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媒体光盘 电子出版物 传统印刷出版物
-
描述:试从《客家人文》多媒体光盘的制作过程 ,探讨电子出版物与传统印刷出版物之间的关系。
-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
作者:董平
期号:第6期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后人将他们合称为“闽西三杰”。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大门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画绝大部分都与人物有关。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也,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深入观察被画者的天然神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然后加以描绘,即所谓“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 清人唐岱(1673-?)在《绘事发微》中谈到画家的名气时说:“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而传人者,有因人而传画者。……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而因画而传人者,每不世出。盖以人传者,既聪明富贵,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以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衣食,常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
-
成都客家方言岛词汇使用现状调查:以“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为例
-
作者:宋伶俐 朴正俸
期号:第1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凉水井 客家方言 词汇
-
描述:以董同龢先生曾经考察过的华阳凉水井客家话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凉水井客家话词汇的使用现状,就影响凉水井客家话词汇使用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展开了相关分析。
-
客語生活學校國小學童客語使用及能力之分析
-
作者:胡愈寧
期号:第2期
来源:聯大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語生活學校 母語
-
描述:同學交談則幾乎皆是以普通話溝通,學童與祖父母交談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客語佔46.1%,普通話佔31.1%,與父母交談使用客語的比例偏低僅23.3%是客語傳承的一項警訊,學童間語言溝通以使用普通話者最多
-
从理解角色到塑造人物:山歌剧表演的点滴体会
-
作者:叶雪夫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剧表演 塑造人物 角色 山歌剧 人物塑造 客家地区 民族歌剧 艺术形式 戏剧艺术 理解
-
描述:会到,演员从理解角色到塑造人物,必须经历陌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