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93)
期刊(371)
图书(53)
学位论文(41)
会议论文(11)
视频(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93)
期刊 (371)
图书 (53)
学位论文 (41)
会议论文 (11)
视频 (8)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466)
2013(74)
2012(100)
2011(106)
2010(91)
2009(47)
2008(25)
2007(23)
200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北方音乐(7)
台声(6)
嘉应大学学报(5)
广东艺术(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
文史哲(1)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
三明学院学报(1)
南国红豆(1)
赣南客家风情
作者:韩振飞  期号:第8期 来源:民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特色  赣南客家  南方山区  生产生活  中原  民族共同体  客家话  文化传统  客家先民 
描述:文化传统,同时又适应于南方山区生产生活的客家人。
歌声的呼唤
作者:刘登翰  期号:第2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山族  汉族民歌  笔记本  大陆  台湾高山族  国民党  文化变迁  文化人类学  现代汉语  台湾原住民 
描述:在“文革”刚结束不久,不然不会有那种歌声,那份心情。似乎是中央某个文化部门要编全国的民歌集成,台湾卷便交给了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台湾民歌分汉族民歌和高山族民歌两大系列。前者还好办,无论是“福佬民歌
客家山歌的生话情趣
作者:逸文  期号:第10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中国民歌  客家人  劳动人民  乐段  传播  川滇  华彩  闽粤  山区 
描述: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其传播面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别的民歌所望尘莫及的。甚至可以说,一部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段,也就是客家山歌,东至闽粤,西至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曲调。客家山歌就是客家人聚居的广大山区、乡村农民大
沉醉的茶歌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3期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沉醉  客家文化  赣南 
描述:茶煮国饮,歌扬国风。赣南的香茶与民歌不就是客家文化这棵茂盛的生命之树上碧绿的叶子吗?
龙岩城关话的语音特点
作者:王咏梅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岩话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语音特征 
描述:龙岩话属闽南方言,在语音上它具有闽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点,由于长期受客家方言的影响,龙岩话同客家方言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通过龙岩话同部分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的对比,揭示龙岩话的闽南语特征和客家方言特征。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兼论“潮汕方言字典”的使用情况
作者:黄熙伟  期号:第7期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国语言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其中,潮汕地区使用的属于闽南方言,并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不同于闽南方言、以十五音为基础的潮汕话。
很亲文化在台再结硕果:“从固始到台湾图片展”台湾巡回展侧记
作者:王亮  期号:第10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图片  《两岸关系》  侧记  文化  大中小学生  情景再现  杂志社 
描述:巡回展带进宝岛,为台湾乡亲情景再现我们的祖先是怎么从遥远的北方来到南方,来到台湾的。
山岭上的客家(特约专稿)
作者:熊育群  期号:第1期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南岭山脉  民系  岭南  军队  山岭  中国历史  土楼  北方  中原 
描述:一客家,一个对岭南举足轻重的名词,一个至今不被北方认知的民系,其深处的内含却来自北方。跨越了黄河、长江,翻过南方重重山岭的大迁徙,不无悲壮的历史落幕,最后终结在客家两个字上,中国历史遗忘了这既属于南方
官话方言的分区
作者:李荣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  北京官话  汉藏语族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区域图  海南方言  入声 
描述:、海南方言”七个单位。图里海南方言的颜色和线条跟粤方言相同。台湾西部和广东东部都画到闽方言。一九三九年上海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十四页《语言区域图》的图例把《新
客家与族群文化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S1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文化概念  民族融合 
描述:期的中心舞台在闽西的汀州。客家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如捡骨葬、买水浴尸、女劳男逸、客家山歌等,就是比较明显可溯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渊源的文化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