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以梅州客家文献为例
-
作者:唐爱莲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情报 地方文献 客家学 学术价值
-
描述:梅州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对于梅州客家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人物、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如将这些静态的文献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则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发展注入活力。
-
客家人的星空
-
作者:钟河林
期号:第10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孙中山 邓小平 毛泽东 客家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历史轨迹 振兴中华
-
描述:耀邦,也是客家人.而涉台方面的著名政治人物,过往的刘国轩、刘永福、邱逢甲,当今的吴伯雄,也是客家人.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客家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县花朝戏初探
-
作者:李绮
期号:第11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金县
-
描述:紫金花朝戏是客家地区具有唯一性的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花朝戏起源、唱腔、表演、剧目、人物等进行发掘、记录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河源崛起。
-
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
作者:蓝泰华
期号:第4期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州客家 府第式民居 木雕工艺 艺术特色
-
描述:多用于梁、柱、斗栱、飞檐、栏杆、门楣、画版、匾额、门窗、槅扇等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草、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粗放富有寓意,细致而厚实,刀法流畅。构图饱满,充分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
广东精神赋
-
作者:李曙光
期号:第2期
来源:作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百越故地,南海之滨,钟会神秀,人物阜盛。壤港澳以望海南,襟三江而迎王孙,云蒸雾散,丹霞之光也,清风徐来,珠江之气也。隋唐以降,民倚岭南而居,世称"南粤","南粤"者,广东之谓也,民以群分,曰广府,日潮汕,日客家。语以类聚,日粤语,日
-
gaya精神的展现与彰显-论钟肇政雾社事件系列书写之诠释观点
-
作者:郑静穗
期号:第15期
来源: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肇政 原住民 雾社事件 gaya
-
描述:史事件,以不同於一般史實觀看的角度,探查在抗日意識外,他們所奉行不渝的gaya精神,才是引領他們起身反抗的重要關鍵。另一方面,從主要故事人物「莫那•魯道-畢荷-阿外-林兵長」這四人,爬梳並整理出鍾肇
-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
-
作者:连长生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伊秉绶 书法艺术 形成原因
-
描述: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从台湾客家小说看大地之母形象塑造
-
作者:樊洛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创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小说 大地之母形象 农耕文化认同
-
描述:透过台湾客家小说的阅读视野,最能体现客家族群文化性格的人物,当属有着大地之母美誉的客家女性.这种族群形象与性格的生成,一是与客家女性在移垦社会生存方式中的族群角色定位直接相关,二是与她们爱乡爱土的大地情感和生命意识分不开,究其根源,皆来自于客家女性对农耕文化的生命认同.
-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作者:罗雄飞
期号:第5期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太平天国运动
-
描述:本文集中论述了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在联系及影响。指出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物均是客家人的后裔;广西东南客家人聚居地为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的基地;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
客家人的习性及成都东山客家研究
-
作者:李映发
期号:第5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习性 赣南 闽西 粤东 “湖广填四川”
-
描述:从古今历史考察,客家人的习性是在与南方民族相处,开发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他们不封闭,喜开放,向往天下“乐土”,一迁再迁,遍布世界各地;喜创新,敢为天下先,许多人成为时代领潮人物;重故土,爱中华,为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成都东山客家则是这一族迁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