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闽西陆道考述
-
作者:靳阳春
期号:第32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闽西 交通 客家
-
描述: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闽西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闽西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闽西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
团体赛3局
-
作者:陈日旭 王琳娜 刘丽梅
期号:第6期
来源:棋艺(象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进 团体赛 红方 黑方 象棋 布局 广西 五四 北京 形势
-
描述:4月24日,"五龙杯"2011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在江西省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落下帷幕。最终广西队和火车头队获得男团前两名,成功升甲。女团中,由唐丹和刘欢组成的北京队蝉联冠军。
-
民间大地的浮沉:评李伯勇的长篇小说《旷野黄花》
-
作者:李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客家文化 知识分子 民间社会 旷野 黄花 不同类型 乡土中国 赣南 历史进程
-
描述:一李伯勇是一个执着的乡土探寻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以坚韧的写作姿态,深植于故乡赣南边地客家文化和历史的深处,以忧虑而深邃的目光打量这片土地和它的乡民在现代历史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全部幽暗与辉煌。
-
走闽西 品客家文化
-
作者:张岩
期号:第3期
来源:青岛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闽西 土楼 居住 家族 建筑 生产生活 客家人 土著居民 文化风俗
-
描述:一千多年前,居住在中原一带的一些汉人为躲避战乱和天灾,辗转南迁至闽西粤东赣南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生产生活,被称为"客家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长期交往融和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文化风俗,那就是独特的客家文化。今年正月,本刊记者在闽西行走一千
-
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和应用:以南京中山陵为例
-
作者:袁山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元素 传统元素 中山陵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师 现代建筑 传统与现代 传统精神 设计手法 相结合
-
描述:在这个建筑师越来越浮躁的年代,建筑师对国外理论往往任意模仿而不假思索,只有当我们看到粤、赣、闽地区的"客家围屋"、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
-
客家文化源流初探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中华文化 源流
-
描述:吸收各地不同文化的有益成分,充实、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客家文化正是同化融合赣闽粤地区土著文化及周边各汉族民系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是汉族移民和新居地土著共同创造并将继续发展和丰富的全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
-
客籍台湾作家与中华文化
-
作者:王震亚
期号:第2期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台湾作家 土著居民 客家人 “客” 原地 汉人 生活
-
描述:据考证,客家人的祖先,本是生活在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带的汉人。由于战乱、灾荒,更由于中原地带人稠地狭等多方面的原因,1000多年前,这些本是生活在中原地带的汉人开始陆续南迁,至当时尚属地旷人稀的赣闽粤一带。在这时断时续的迁徙过程中,
-
山歌,渐行渐远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4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仪式表演 客家人 因缘 情感
-
描述:在上个世纪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客家人在山间、田头、渡口、驱鬼逐疫等不同场合抒发情感、结合仪式表演的客家山歌,被发明成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苏区歌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赣南的兴国山歌。
-
略谈客家具有防御功能的传统民居
-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防御功能 土楼文化 传统民居 客家传统 客家先民 方楼 永定县 占地面积 围龙屋 防御性
-
描述:略谈客家具有防御功能的传统民居赖雨桐客家先民由中原迁至闽粤赣边区时,这些地方多数尚属草案未辟的蛮荒之地。起初,他们多分散向山区开辟据点,披荆斩棘,利用当地的竹、木、芒箕、茅草等搭成简易茅棚定居下来。然而,偏僻山区单家独屋难以防御土匪的抢掠和猛兽的袭击...
-
《于都方言词典》引论
-
作者:谢留文
期号:第1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典 客家方言 于都县 北京话 连读变调 韵母 全浊声母 反复问句 指示代词 单音动词
-
描述:《于都方言词典》引论谢留文壹于都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东经11511,-1154951”,北纬25°35'48”-26°20'53”,东与瑞金、会昌二县接壤,南与安远县相连,西与赣县毗邻,北与兴国、宁都二县交界。县境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