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清代汀州客家方言诗探微
作者:王水香  期号:第5期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汀州  客家诗歌  方言  中原古音 
描述: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本文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探索分析客家方言诗特有的语音、语义特色。
江西会昌客家方言否定词及其语流音变
作者:沈媛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昌方言  否定词  特点  语流音变 
描述:会昌方言中的单音否定词有“冇”“唔”“喃”,一些“唔+谓词”组成的合成否定词还存在语流音变及合音现象。本文以会昌方言的否定词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会昌话否定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探讨会昌话否定结构的构成,探究“唔+谓词”语流音变的原因。
贺州客家话疑问句的四种类型
作者:叶俐丹  期号:第6期 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  客家话  疑问句  代词 
描述:贺州客家话具有客家方言典型的语法特征.针对地方色彩浓厚的疑问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语法结构、语用、语义进行了客观描写.分析了疑问句的相关问题,并据此归纳了贺州客家话疑问句的四种类型和疑问代词使用的基本特点.
五华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
作者:魏宇文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客家方言  词汇  特点  语言学 
描述:五华话是客家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其语音、词汇和语法均与普通话和梅县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本文试以五华县中部的横陂话为调查点,将一些常用词与普通话和梅县话进行对比,主要从词的外部结构和语义层面等几方面去揭示它们各自的规律,从而显示出五华话词汇的鲜明特点。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论析:以江西客家方言为例
作者:张睫 吴翔明  期号:第1期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  语形  具象构词  原型理论  修辞 
描述:状态形容词中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我们将其称为形象性状态形容词。形式上此类词有BA式、ABB式、BBA式三种类型;语义上,形象性状态形容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用具象构词的方法,表达可触、可感、可听的生动意义;语用上,产生了很强的修辞效果。
惠州方言的完成体助词“抛”和“□[ei~(55)]”
作者:陈淑环  期号:第4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方言  完成体    □[ei55]  语义特征 
描述:普通话中附着于动词性成分后表完成的助词了在惠州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抛和□[ei55]。其所能依附的动词性质不一致,句式的语义功能也有所不同,在句法环境上也有参差。文章将着重描写和分析抛和□[ei55]的用法和差异,并结合客家方言的同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客家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
作者:冯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符号  差异平面化 
描述:“客家”与“祖地”、“客家”与“豆花”互为文化符号,在文化符号的建构过程中,符号的意义往往随情境而发生变化,建构的语义规则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之风,可能导致人们追求“差异感”而不关心差异本身,有导致差异平面化的危险。
惠州方言的完成体助词“抛”和“□「ei^55」”
作者:陈淑环  期号:第4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方言  完成体    □ei^55  语义特征 
描述:普通话中附着于动词性成分后表完成的助词“了”在惠州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抛”和“□[ei^55]”。其所能依附的动词性质不一致,句式的语义功能也有所不同,在句法环境上也有参差。文章将着重描写和分析“抛”和“□「ei^55」”的用法和差异,并结合客家方言的同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台湾客家话动趋结构中与体貌有关的成分
作者:江敏华  期号:第5期 来源:语言暨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动趋结构  体标记  动相补语  持续体  紧密先前貌 
描述:)语法性质介於动相补语标记与体标记之间的「忒(thet7)/□(phet7)」;以及(四)与尝试或短时有关的紧密先前貌「啊(a5)」。藉由讨論台湾客家话中插在动、趋之间類似体貌标记的成分,本文探讨了客家话动词与趋向词的句法关系,中插成分的语法、语义性质,以及几个相关结构的语法化演变途径。
客家婚俗——对轿对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钟同福 客家乡村的婚礼中,有一种有趣的习俗——对“轿”对,即结婚那天,新郎迎亲的花轿上,只贴一条上联,而下联要由娘家“答对”。如今,喜车代替了花轿,这对子也就贴在喜车上了。 新郎办喜事前,必请一个文化水平高的“先生”为婚礼主持礼仪规程,书写喜帖、喜联等。迎亲的前一天,“先生”召集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