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青花瓷登陆央视中秋晚会
-
作者:卢佳
期号:第19期
来源: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艺晚会 青花瓷 梅州 中秋 中央电视台 特色产品
-
描述:9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中秋文艺晚会在广东梅州隆重上演。晚会上,集中展示了大量客家特色产品,如金柚、慈橙、嘉应茶、梅州青花瓷等,成为令人瞩目的“梅州符号”。
-
歌剧《土楼》将亮相国家大剧院展客家风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歌唱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客家风情 歌剧 土楼 福建省 艺术魅力 原创 大型 北京 登陆
-
描述:福建省首部大型原创歌剧《土楼》将于4月13日至14日,登陆国家大剧院再展客家风情,该剧也是特邀参演"国家大剧院第四届歌剧节"的九大经典剧目之一暨北京"福建艺术周"开幕大戏。据悉,北京"福建艺术周"期间还将举行
-
多元化de南非种族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国际新闻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股东大会 伊斯兰教 种族隔离 合约方式 马来族 客家方言 非洲大陆 亚洲人 开普敦 向内陆
-
描述:由于长期受到世界的抵制,一般人对南非的认识仅止于“种族隔离政策”,甚至以为它是一个落后的蛮荒国家,事实上,它是整个非洲大陆最开发的国家。 欧洲人在开普敦登陆之后,逐渐向内陆移转,然后才建立了各城镇,开始了南非的文明。荷兰政府在
-
海陆丰客家话与台湾“海陆客”
-
作者:潘家懿
期号:第2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海陆客 方言
-
描述:“海陆客”是指粤东海陆丰地区即今海丰、陆丰和陆河三县客家人所讲的客家方言,由于明清以后,海陆丰客家人多次渡台谋生,因而在台湾也形成了一个海陆客语言社团。本文除重点描写了海陆客的共性特点和内部差异外,还对海峡两岸海陆客的地位和语用状况作了探讨和分析。
-
陆丰札记
-
作者:凌弘
来源:澳门:澳门文星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陆丰札记
-
林贤顺眼中的大陆
-
作者:齐慎
期号:第6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隆 中国大陆 北京 客家山歌 跳伞 想像 西安 充分利用 故宫博物院 台湾空军
-
描述:「大陆比我想像的好,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今年二月十一日从台湾驾机飞到中国大陆的原台湾空军中校辅导长林贤顺,用这句话对笔者概括了他到大陆后的感受。「感谢先人留下这笔遗产」二月中旬,刚刚治愈了跳伞时留下的轻伤的林贤顺,便启程去各地参观游览。广州的白云山,北京的长城、故宫、颐和园、定陵,西
-
台湾戏曲的大陆元素
-
作者:罗铭恩
期号:第1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歌仔戏 传统戏曲 海峡两岸 昆曲 京剧 客家 中国大陆 采茶戏 演出 剧团
-
描述:台湾戏曲的源头在哪里?它的历史沿革怎样?现状又如何?这都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综合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说,台湾戏曲无一不打上中国大陆戏曲的烙印,它从内容到形式都融入了丰富的大陆戏曲元素。
-
从台湾“永定村”谈及中华“根祖文化”
-
作者:廖文茂
期号:第12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根祖文化 永定 台湾北部 中华民族 地缘关系 客家人 客家话 迁徙 客家山歌 客家精神
-
描述: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据《永定人迁徙台湾之探索·范京琳》一文云:淡水为永定同乡登陆开垦台湾北部之口岸,清道光二年(公元1 820年)乡人联合汀州府同乡在今淡水鄞公路十五号,建造"鄞公寺",安奉定光古佛,为接应来往台永定乡亲落脚之新址,该寺目
-
美丽老苏区 生态新陆河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重要组成部分 海陆丰农民运动 生态建设 粤东沿海 农会组织 汕尾市 革命传统 结合部 自然保护区
-
描述:立了农会组织、农军。1927年11月,陆河农军配
-
宋代闽西陆道考述
-
作者:靳阳春
期号:第32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闽西 交通 客家
-
描述: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形成于以闽西为中心的客家大本营地区。宋代闽西的陆路通道多,但多不通达。由赣入闽必须翻越武夷山的众多隘口;通往福州之路沿闽江边而行;通往漳州之道至南宋才被利用;通往梅州之道则"败不复修"。闽西的道路对闽西客家社会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