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客家人的助学奖学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提示:
所谓公尝,就是客家族群的创业开基者,到年老给儿孙分田地财产时,都会留下一份公田、公产,以其租金租谷作为公有尝产,代代相沿成习;所谓儒资,是为鼓励族中学子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多出人才,光耀门庭,各姓都会从公尝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儒资,相当于现在的助学奖学金。民国以前,由公尝儒资中全额或半额支
-
雁洋吸引百万游客享受慢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上项目加快推进,梅县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汇聚了发展动力,吸引了百万游客前来雁洋过慢生活。今
-
品客家文化 享“悠然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客家民谣、诗词歌赋、民间故事、大师画作……经改造焕然一新的梅江区泮坑客家文化览胜园,其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但提升了“客都”文化品位,也成了市民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越来越多市民在登山健身之余,更喜欢漫步在充满浓郁客家韵味的环湖长廊中,一边欣赏青山绿水的自然美景,一边品阅亭台廊
-
讲述四个年代的客家女性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在客家山区长年生活的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中国的客家》书中这样描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一群。”
勤劳贤惠、自立自强、持家教子是客家妇女的优良传统,追求梦想、聪明进取、情感细腻等品质也为新时代客家女性所具有。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
-
深圳六约新村: 现代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
提要: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福建、广东和江西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
-
新会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外景。仅存的泥砖屋尤显珍贵,成为客家村的象征。
周运娇见证了客家村的沧桑巨变
外来媳妇中的佼佼者——李兴琼正在劳作
【天下客】
有句俗语说 ,有泥砖屋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天和村、同和村、会城绿护屏村都有很多客家人建造的泥砖屋,可以
-
丘昌泰:让客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简介:丘昌泰,祖籍梅县白宫,现任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务发展咨询委员,曾任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客家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博士、耶鲁大学社会与政策研究所、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
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焦点在于销售客家故事
-
钟肇政:台湾客家文学巨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岛闻人]
钟肇政,1925年1月20日出生,台湾小说作家,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龙潭庄字九座寮(今桃园县龙潭乡),祖籍五华。早年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曾任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后任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湾笔会会长、宝岛客家
-
造型独特的民居建筑群 地处梅江区三角镇约亭村,村内环境优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一特]
叶清贤刘瑞敏曾万水
约亭村极具客家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群。
方形化胎后枕的“七贤居”。
四点金的“永鑫庐”。
加层走马楼“诚创庐”。
梅江区三角镇约亭村地处梅州城区南郊。300多年前,刘、丘、叶三族联袂来到一个叫约亭岗的地方。刘母为丘氏,丘
-
宁化石壁客家开山祖——巫罗俊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人物志]
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亿客家后裔中,十有八九皆称其一世祖来自福建宁化石壁这个客家祖地,约有一半以上曾在石壁短暂居住过,最多时有150多个姓。而客家祖地的开山祖——巫罗俊却鲜为人知。
巫罗俊(582-664年,即隋开皇二年生,唐麟德元年卒),字定生,号青州。其先祖巫暹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