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
期刊(9)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3)
期刊 (9)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3(5)
2012(8)
2011(7)
2010(3)
2009(2)
2008(2)
2007(2)
2006(1)
2000(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3)
惠州日报(5)
闽西日报(4)
其它(1)
侨报(1)
史学月刊(1)
建筑工人(1)
嘉应学院学报(1)
炎黄纵横(1)
中国作家(1)
第15届客家恳亲大会在合艾市举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凤] 10月20日,第15届全泰客家恳亲大会在泰国合艾市隆重举办,各地客家会馆代表1500余人参会。中国驻宋卡总领事张晋雄应邀出席,他在讲话中赞扬了勤劳刻苦、团结奉献的客家精神和包容并蓄、历久弥坚的客家文化,肯定泰国客家人为泰国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希望全泰客家人在客属总会的旗
编撰一部客家文学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墨白(河南文学院副院长) 我是河南人,梅州客家人很多都是从河南南迁来的,因此我来到梅州感觉特别亲切,梅州的饮食口味等很多都与河南相近。河南也有很多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因此我对客家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客家人中出过很多文学大家,如有“诗界革新旗帜”之称的晚清诗人黄遵宪、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人物李
客家女天子冈保圣驾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桂峰 为什么客家妇人可以佩戴皇家专用的龙头手镯,并且死后还能在碑石上刻凿上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死后才享有的“孺人”两字?这里面有一段传说故事。 相传,南宋末年,六岁的赵昺 因其哥宋端宗在海上受到惊吓而死,在大臣张世杰等人的主持下,登基为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即是宋帝昺 。 当时,元军为了
深圳大鹏设客家“千人将军宴”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盛的“将军菜”终于上席。 一个小孩很惊奇地看到这么多人一起吃饭。 客家妇女抬着香喷喷的饭甑饭。 在临时厨房里等待上席的将军菜。 天后宫门前飘扬的彩旗把所城烘托得极具节日气氛。 阿姨为游客们上菜。 用粗竹杠才能抬得动的“将军菜
盛会撬动绿色的经济大发展 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第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泽君和嘉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亮胜共同签订战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钟小丰摄)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一届畅叙乡情的盛会、文化飘香的盛会,更是一届撬动发展、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的盛会,为世界客都经济腾飞注入了巨大
《客家意象》轰动台湾“桃竹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表演现场。 观众与演员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曾秋玲 3月7日至14日,梅州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离开大陆,在台湾“桃竹苗”地区共作3场交流演出,受到当地尤其是客家乡亲的热烈欢迎。观众一场比一场多,场面一场比一场火爆,在“桃竹苗”地区掀起一股“梅州热”、“客家热”和“交流热”—— —从马来
客家名作《怡心泉记》入编大学语文教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怡心泉记》中的磐龙岭 《怡心泉记》入大学语文教材 客家名作《怡心泉记》被正式收录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课本之中,在文化圈引起很大反响。 积极推广客家文化 陈少慈的客家名作 《怡心泉记》被正式收录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课本之中,在文化圈引起很大反响。陈少慈,19
百年南社与客家梅州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合影 南社刊物保存了大量梅州籍成员的诗文作品 ■附录:梅州籍南社成员名录  【钩沉】 提要:2012年4月底,上百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南社成员后裔,齐聚苏州周庄,研讨南社的人文精神遗产,了解周庄挖掘保护南社人文
长乐烧:广东好酒,醉美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续式自动蒸饭机。 新生产线发酵车间。 自动化灌装车间。 新生产线蒸馏车间。 新建成的3000吨酒窖。 长乐烧酒业新办公大楼。 传统发酵车间。  ●本报记者张文梅  【梅州
式微的客家童谣企望焕发生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边唱童谣边模拟以前的劳动场景。 泮坑客家文化览胜园客家童谣廊 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客家童谣,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琅琅上口、想像奇特。一首客家童谣就是一首客家生活的田园诗,就是一幅客家民俗的风情画。客家人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听童谣、念童谣,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客家文化,塑造着客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