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16世纪的兴宁客家方言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方言  地方志 
描述:现存地方文献来说,这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语音、词汇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江西吉安方言的“来+NP/VP+来”与“去+NP/VP+去”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吉安方言  赣语  来+NP/VP+来  去+NP/VP+去 
描述:江西吉安方言中,有"来+NP/VP+来"与"去+NP/VP+去"句式,配套整齐,特色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讨论了相关的几个问题。
石城(龙岗)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曾毅平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石城  客家方言  语法 
描述:该文描写对象为石城(龙岗)方言的共时语法系统,系客家方言地点性的语法系统研究论题.论文主体部分共12章,约20万字,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是语法系统的详细描写,包括名词、代词、动词的体、形容词、实词衍音、介词、助词、副词、处置句、被动句、双宾句、比较疑问句
梅县话里的“矣”[·e]探析
作者:侯小琳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话    客家方言  读者  语缀  语气助词 
描述:本文从读法、语缀、助词三个方面,对客家方言梅县话中“矣”进行描写、研究。认为,梅县话里的“矣”是一个极为活跃的语言成分,非常有特色。
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及书面材料中和普通话“给”“和”相对应的词
作者:巢宗祺  期号:第4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书面语  普通话      对应词  形式  分布  联系 
描述:根据粤、闽、湘、赣、客家等方言的资料以及一些书面资料,对与普通话里的“给”“和”相对应的词的语言形式、分布状况作一简要描写,可以初步窥见这些“对应词”之间的联系。
论泰华客籍作家的创作特色
作者:方尤瑜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泰华文学  泰华客籍作家创作  特色 
描述:泰华客籍作家创作是泰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流地位,注重文学描写的真实性,深厚的客家文化精神底蕴,现代性因素的融入四个方面探讨泰华客籍作家创作的特色。
湖南炎陵方言的语音特点
作者:陈山青  期号:第3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描述:炎陵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东与江西省的井冈山市、遂川县交界。炎陵方言是炎陵县境内的主要方言,主要呈现赣语为特征,属于赣语吉茶片。文章主要描写炎陵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语音特点。
浅析洛带古镇的空间形态
作者:谢常勇 傅红  期号:第5期 来源:四川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古镇  封闭  文化 
描述:洛带古镇老街以明清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的格局,并构成了内向封闭型街巷空间。古镇建筑以住宅为主,建筑和街道细部的描写,让整条街道成为真正的客家文化展廊。
客方言后缀“嫲”、“牯”
作者:张巧玲  期号:第7期 来源: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词后缀  客方言 
描述:客家方言中,“嫲”和“牯”是一对表示性别的后缀.本文广泛收集了客家方言中的“嫲”尾词和“牯”尾词,进行分析描写,并对其构词特点和语法特征进行归纳,文末探究了“嫲”“牯”“公”作为名词后缀的来源.
福建武平岩前客家方言的“牯”字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平岩前客家方言    泛化  虚化 
描述:“牯”为客赣湘等南方方言中表示动物性别的词,本义指公牛。福建武平(岩前)方言的“牯”字意义和用法非常丰富,本文进行详细描写并探讨其泛化和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