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72)
期刊(4620)
学位论文(892)
图书(749)
视频(224)
会议论文(187)
图片(5)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72)
期刊 (4620)
学位论文 (892)
图书 (749)
视频 (224)
会议论文 (187)
图片 (5)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27)
2014(5858)
2013(960)
2012(1020)
2011(974)
2010(800)
2008(448)
2007(227)
2004(62)
2003(48)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296)
闽西日报(642)
客家文博(77)
韶关学院学报(27)
神州民俗(学术版)(1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
西南航空(1)
东方文化周刊(1)
安家(1)
试论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工作
作者:陈剑粦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层文化站  建设  文化需求 
描述:基层文化站是与老百姓接触最紧密、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的最直接的窗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不能满足基层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剖析造成基层文化工作落后的原因,提出从五个方面加强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略谈始兴围楼门匾文化
作者:王晓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始兴  围楼  门匾  文化 
描述:在“有村必有围、无(有)围不成村”的始兴县城乡,每座围楼门楣的上方镶嵌一方石匾,形成了独具内涵的“门匾文化”。本文从门匾分类、门匾形态解析、门匾文化意涵等方面对始兴门匾进行解读,并对其源流进行初步的探讨。
从“南海Ⅰ号”试掘的数字化工程谈起
作者:刘志远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海Ⅰ号”数字化  全站仪测量  平面垂直摄影  AutoCAD电脑绘图 
描述:不断创新的"法宝"。
从"南海I号"试掘的数字化工程谈起
作者:刘志远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海I号”数字化  全站仪测量  平面垂直摄影  AutoCAD电脑绘图 
描述:不断创新的“法宝”。
博物馆文献复制工作中的数字技术
作者:孟硕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献复制  数字技术  应用解读 
描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献复制制作工艺逐渐被淘汰,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的运用应运而生。目前,博物馆文献复制工作应用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扫描、Photoshop、数码印刷等。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以解析复制实例的方式,对数字技术在文献复制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梅州新增5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市级  合理利用  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  明清时期 
描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
浅析中国古村落保护观念的发展
作者:孟凡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  传统村落  景观村落  村落文化景观 
描述: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前提。
“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举行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节  梅州市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客家  广东省人民政府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中国国民党  副省长 
描述:本刊讯 2012年11月23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梅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全球客家乡亲的盛会一一“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市梅县文体中心正式拉开序幕。
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以梅州客家文献为例
作者:唐爱莲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书情报  地方文献  客家学  学术价值 
描述:梅州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对于梅州客家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人物、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如将这些静态的文献变成动态的情报信息流,则可提高客家文献的利用,为公共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家研究再结硕果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博物馆  中国  资源优势  办馆理念  客家文化  科研成果  编辑 
描述:中国客家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工作中始终秉承“以研兴馆”的办馆理念,对客家文化进行系统的收藏、展示和研究。为了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记录,中国客家博物馆不定期组织人力物力从众多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编辑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