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神奇的福建土楼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
-
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
-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赣南地区 方言文化 民居文化
-
描述:赣南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发生了赣南的文化事象都应视作客家文化。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富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
-
围龙屋:作为祖产的地方性表述
-
作者:肖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祖产 空间 表述
-
描述:围龙屋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本文通过对一个客家村落中围龙屋的个案考察,发现地方社会一方面将围龙屋表述为“祖产”,一方面在围龙屋的空间认知上体现出多元性,具体表现在围龙屋作为空间的物理性质、社会关系、象征意义和文化惯习上。“祖产”’的多元性表述是市场经济下复生的个体性和地方性社会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中国艺术市场地缘全景扫描之深圳:观澜版画VS大芬村油画
-
作者:陈文彦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版画 艺术市场 油画 深圳市 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 文化艺术 艺术家 艺术品 原创
-
描述:史落满岁月尘埃的客家古民居,青砖灰瓦,木门石基,夯土老墙,再配上耸立的碉楼、古老的宗祠、蜿蜒的石路、幽静的小巷,一切是如此的古朴、宁静,无不诉说着这个客家村落古老的历史;一边是经过政府"穿衣戴帽
-
客家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
作者:黄杰明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和谐 校园文化 客家文化
-
描述: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入手,以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山歌、客家名人为重点,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客家文化融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使客家地区的高校办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
客家人文综论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2期
来源: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史 人文 综论
-
描述:客家是我国中原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以操客家方言为其主要特征。客家民系和客家话的形成与南方客居地土著居民直接相关。中原汉人则向南方带去了当时较发达的中原汉文化。客家人文丰富,社会传统经久不衰,民居风俗代代相传。深入挖掘和弘扬客家人文精华,对建立现代中国和谐社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客家建筑文化浅见
-
作者:郭蕾 尚百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形制 空间
-
描述:提及中国建筑立刻会想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提及中国建筑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所体现的建筑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客家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
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开放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经济开发区 统一规划 建设项目 滚动发展 旅游商品 高起点 总投资 开发带 动工
-
描述:0米宽的开发带组成,区内房屋将按“粉墙黛瓦坡屋面”的传统客家民居风格建造,游人置身其间购物时将切身体验到浓郁的客家风情。购物街工程分A、B、C、D、E五个小区分期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000
-
黑米
-
作者:何葆国
期号:第6期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暗暗好笑.在闽西南乡村,土楼是最普遍的民居,我家就住在一座叫作礼生楼的土楼里,我从小就渴望走出土楼,只有少见多怪的日本佬才会深深着迷.一转眼,山脚下的土楼消失了,佐木教授还处于一种极度的兴奋之中,他
-
客家建筑文化奇葩——宣和乡培田村明清建筑群
-
作者:龚祖灿 黄春树
期号:第3期
来源:闽西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宣和乡 培田村 明清时期 建筑群 建筑文化 客家 中国 福建
-
描述: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千余人的小村庄在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诸如宗庙、礼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形成的明清风格建筑群,是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该建筑群以其独到的构思,精致的建筑,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