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的渊源关系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流域  宁化石壁  梅江  客家先民  渊源关系  定光古佛  中原文化  丘逢甲  文化的传承  闽粤赣边区 
描述: 赣江、汀江、梅江流域所在的闽粤边区是“客家聚居地”、“客家大本营”,早已为众多客家研究者所肯定。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梅江文化与汀江文化的渊源关系作些探讨。
论兴国山歌之乡客家吹打乐
作者:李启福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吹打乐  起源与传承  配器  结构 
描述:兴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赣南客家地区的山歌有别于赣南其他县,吹打乐自然也 有其独特之处。兴国客家吹打乐有别于他而独具创作特色。
湖南炎陵方言的语音特点
作者:陈山青  期号:第3期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描述:炎陵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东与江西省的井冈山市、遂川县交界。炎陵方言是炎陵县境内的主要方言,主要呈现语为特征,属于语吉茶片。文章主要描写炎陵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语音特点。
传承经典 戏剧兴校
作者:刘春明  期号:第3期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传承与发展  老年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  面临困境  经典  赣州市  生活气息  特色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流传在赣南民间的歌舞小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其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
“围屋”与寻找安全感
作者:眭达明  期号:第4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全感”! 不由得想起两次参观过的赣南“围屋”。 围屋,就是由厚厚的外墙包围着的屋子,又称“围子”或“土围子”,是赣南客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
“红盖头”的民俗意义与文化功能
作者:代乐乐  期号:第3期 来源: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盖头  民俗意义  文化功能 
描述:在赣南客家婚俗中,红盖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红盖头的历史传说、文化功能和地域特色的介绍,来揭示它在赣南客家婚俗中独特的民俗意义和文化功能。
北风起 腊鸭香
作者:高凤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腊味的江西赣南地区,也是客家人的聚集区,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始兴板鸭想要与赣南板鸭叫板,二者之间都属于咸式腊味,有共同基础,才有可比性。
梅县: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 县 文体 中 心全景图。 湖光山色的雁鸣湖。 美丽乡村。 灵光寺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 粤东唯一的5A级景区雁南飞。 一个5A级景区,三个4A级景区,还有一批高品质景区、乡村旅游景区,而且同聚一个镇,2 0 0 7荣膺中国旅游强县这一殊荣,全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
畅游鹤湖古韵 尽赏客家风情
作者:郑向鹏 张尉心 孙骞 陈武远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鹤湖新居,是历史的痕印、文化的影像、城市里弥足珍贵的记忆延伸。 鹤湖新居非遗展览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张尉心 通讯员 孙骞 陈武远 文/图 “舌尖客味”客家茶果现场制作大赛、“围屋印象”深圳客家围屋摄影展览、“古腔古韵”客家话朗诵比赛……14日,第十届文博会鹤湖新居专项活动点在龙
胃食管贲门癌发病分布调查1436例
作者:钟歆荣 叶挺生  期号:第12期 来源: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流行病学  食管肿瘤  诊断  胃肿瘤  流行病学  胃肿瘤  诊断  胃镜检查 
描述:查患者的10.2%(1436/14057),其中梅州籍占88.2%(1267/1436).早期癌5例,进展期癌占99.7%(1431/1436),男与女比为1.9:1.发病除少数来自城市居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