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昌集中藏有130块客家牌匾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许德友、记者余书福报道:昨日,记者从会昌县博物馆获悉,该县新修建的三馆一中心的“百匾堂”自去年8月对外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八方游客。据悉,由130块民间木制古匾组成的“百匾堂”是目前江西省首家以牌匾为特色的展馆,也为江西保护古匾文化开创了先河。
据了解,300余平方米的“百匾堂”,收集了各
-
汴梁晚报来梅寻访“客家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河南省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组来到梅州,寻访世界客都的客家民风,纵情客家山水,品味客家风情。
据了解,在开封获得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承办权后,开封日报报业集团策划推出了“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从开封到封开”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
-
海峡两岸客家青年加强交流合作倡议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海峡两岸,躬逢盛世;客家青年,聚首梅州。弘扬客家文化,两岸责无旁贷;共建幸福家园,青年义不容辞。我们倡议:
一、弘扬客家精神,传承昨天之厚重。我们的祖先千年迁徙,成就了“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客家品质;我们的祖先历尽艰辛,成就了“吃苦耐劳、创业四海”的硬颈精神。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亟待传承
-
客家土楼民间艺术表演深得游客喜爱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卓小燕)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永定客家土楼景区出现了一幕幕特别的景象,哪里有客家民俗表演,哪里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游客对土楼里的民间艺术表演赞不绝口。据调查,有80%以上的游客对土楼景区的民俗表演给予了高度地认可和赞扬。
;黄金周期间,在土楼民俗文化村的庆成楼里民间绝艺表
-
享受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简介
林清书,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龙岩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或参编论著多部。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师大方言数据库”等。
【记者】林教授,你花许多时间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在艺术生活中探索,请你谈谈你的生活观?
【
-
甑笊舞:客家风情的别致演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甑笊舞表演。肖继岳摄
□卢晓炜段观连
“吃茶要知茶家事,吃酒呀,吃酒要知酒根源!吃茶呀,要知茶家事,吃酒要知酒根源——要知酒根源啰……”近日,在于都县银坑镇山下社区,20多名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头扎绸缎头巾的男子和着唱词起舞。“船歌”赞太平,热舞迎盛会,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甑
-
客家亭联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只要有人通过的各山路道口,几乎都建有凉亭。凉亭是客家地区一道古朴的风景。在崇山峻岭中,那耸立的凉亭,为路人避风遮雨,纳凉歇息。凉亭是我国古代建筑之一,它又称路亭,亭中备有茶水,供路人饮用,又称茶亭,亭中写有情趣盎然的楹联,又为凉亭增加一道风景。在素
-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
-
客家地名中“岌”实为“鑼”之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交通游览图·大埔县》地图,湖寮镇有一村名印为“矮岃背”
【勘误】
梅州客家地名中,有一个字读为rèn的,如大埔县的“竹子rèn”、“旧洞rèn”、“矮rèn岗”、“沙子rèn”、“rèn头岗”、“rèn头坪”等等;梅县等地的“赤rèn岗”、“教子rèn”、“瓦窑rè
-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书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雁洋镇桥溪村宝庆居“诗书礼乐”
松口镇南下村张榕轩故居“虎踞龙蟠”
雁洋镇桥溪村继善楼“法肃询严”
隆文镇岩前村秉彝庄“名扬中国;和气恒集”
梅县城东镇玉水村垂裕楼“天伦乐事”书卷装饰
梅县程江镇铁炉潭村庆云庐的书卷装饰
图文∕朱迪光
上页
1
2
3
...
8
9
10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