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与客家女性婚恋文化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哭嫁歌 宗法意识
-
描述:客家民俗作为一种特色资源的民间文化,它承载了厚重的客家历史。民俗文化是乡间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创造的,它深刻地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的内在实质。客家山歌、哭嫁歌、宗法意识等民俗视阈反映了客家女性婚姻思想,客家民俗与客家女性生存地位有着重要的深层影响关系。
-
闽南客家族谱的祖源叙事与族群认同研究:以诏安二都为中心的探讨
-
作者:朱忠飞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客家 祖源叙事 宁化石壁 陈元光 族群认同
-
描述:在闽南客家族谱中,存在宁化石壁和追随陈元光入闽两种祖源叙述模式,两种祖源叙述模式都代表了对中原正统的心理诉求,同时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这两种不同的族群认同取向正好反映了闽南特殊的族群生态环境。
-
赣州新农村建设经验及研究的回顾:基于政治学视野的思考
-
作者:周建新 张勇华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赣州模式
-
描述:州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模式的推广,能够有效规避照抄照搬的做法。
-
区域社会经济史课程的地域性教学研究
-
作者:周琍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社会经济史课程 地域性教学
-
描述:观的区域经济理论的关照下,回归到地域经济的分析中来,将使课程讲授更为具体生动。
-
山茶遍地开:海峡两岸采茶戏研究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茶花 海峡两岸 采茶 客家地区 精神生活 非物质文化 民间文化 试种
-
描述:,勤劳朴实的客家人于是把采茶歌和茶篮灯以及当地的其他民间艺术融合在一起,蕴育出了独具魅力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篮灯”,亦名“三脚班”。其剧目大多取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客家人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内容贴近生活,多采用客家方言和民间小调演唱,通俗易懂,形成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又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水袖三种表演绝活及模拟动物形象的肢体语言,优美抒情的民歌音乐,配以勾筒正反弦与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歌、舞、戏三者并重,有戏必有歌,有歌必有舞,以歌表戏,以舞表歌,以优美抒情的“茶腔”、高亢浑厚的“灯腔”、活泼轻松的“路腔”、旁征博引的“杂调”,“三腔一调”优美动听,让人回味无穷,再加上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的独特服饰,构成了赣南采茶戏...
-
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
-
作者:郭起华 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 民间歌舞
-
描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开发创新。
-
走向历史的田野:客家地区碑刻、族谱与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献 碑刻 客家地区 族谱 人类学 文书 历史学 地方文献
-
描述:散见于民间的地方历史文献,以其民间性、鲜活性已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更有学者提出以族谱、方志和金石碑刻资料为内涵的地方文献新概念.
-
清中后期赣南地区“浮口”问题研究
-
作者:黄南峰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浮口” 生态环境 社会变革
-
描述:清代中后期,赣南地区经历了由人口亡徙、田园荒芜到人口渐趋过剩的变化过程。清中后期赣南地区出现的"浮口"问题是清朝前期社会变革的结果,是政府的"作为"与"难作为"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浮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赣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也给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
自然村落:客家乡村社会研究的基本单位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基本单位 自然村落 制度化 国家与社会
-
描述:究的基本单位
-
赣南客家姓氏渊源研究
-
作者:罗勇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姓氏
-
描述:被学界称为"新客家"),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客家的现代格局。
上页
1
2
3
...
8
9
10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