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31)
报纸(293)
学位论文(162)
图书(138)
会议论文(31)
视频(8)
按栏目分组
期刊 (831)
报纸 (293)
学位论文 (162)
图书 (138)
会议论文 (31)
视频 (8)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1006)
2012(63)
2010(88)
2009(33)
2008(38)
2007(28)
2004(10)
2001(4)
200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4)
方言(65)
客家研究辑刊(37)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
嘉应大学学报(11)
玄奘人文學報(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创新(1)
首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本刊一九九四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州方言  总目录  双语双方言  同音字汇  连读变调  客家方言  英山方言  忻州方言  长沙方言  词典 
描述:本刊一九九四年总目录
客家山歌的语言学研究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语音  用词  用字  修辞  古代汉语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对客家山歌作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分别从语音、用词、用字、修辞几个角度进行。研究表明 ,客家山歌的语言有很大的存古性 ,它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面貌。其中的根本原因 ,在于客家民系源自中原故土
关于深圳市几个地名用字的读音和书写问题
作者:朱炳玉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市  客家方言  地名用字 
描述:本文根据客家方言词汇的特点和有关语文政策,对深圳市地名用字“岗”、“坑”、“背”等的读音和书写问题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閩南語和客家話的“量詞”-與國語比較
作者:邱湘雲  期号:第7期 来源:玄奘人文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詞  閩南語  客家話  方言  國語 
描述:次比較閩南語和客家話與國語的量詞結構在詞彙用字、語法結構及語用功能上的異同,之後再找出閩南語和客家話的特殊量詞,藉此凸顯閩南客家方言詞彙的特色所在。
黑龙江方言中舌面音发音问题调查研究
作者:刘彤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发音 
描述:普遍,比如说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北方话区大约有4/5的地区都不分尖团音,因此存在着很多舌面音错读现象。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播音主持一线和播音系在读学生的调查统计,归纳出舌面音错读现象
南康方言的“子”字探析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11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康  方言  后缀  助词 
描述:南康地处江西赣南,为客家方言。南康方言的子字,功能多样,语义丰富,在组词造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南康方言的子字的功能着手,讨论其作后缀、助词及一些紧缩用法,逐一分析其结构、功能和意义。
客赣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刘纶鑫 田志军  期号:第2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方言  赣方言 
描述: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方言特征词研究
作者:曹廷玉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言  赣方言  特征词  词义 
描述:片特征词225条。以此为依据,同时联系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赣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并针对江西境内及周边地区九个方言点进行了检验。赣方言特征词的研究表明:赣方言区特征词与分片特征词
广东使用最多的地名用字“坑”
作者:马显彬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  政府网站  广东东部  地名用字  古汉语特点  汉语方言  客家方言  街道办事处  韶关地区  潮州地区 
描述: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即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这些特点在广东地名中也有所反映。
客家方言中的中古汉语语词考略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古汉语  词汇  客家  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而江西上犹客家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汉语中古时代特点的词汇。通过描写若干客家方言中保存的中古汉语常见的语词,现代汉语方言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说明客家方言中某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对于目前客家方言历史来源问题,客、赣方言分合等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