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地区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作者:刘运娟 陈东生 甘应进
期号:第3期
来源:纺织科技进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洋文化 客家文化 闽南民系 客家民系 服饰文化
-
描述:从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异同入手,以福建地区两大文化的代表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民系的文化特征为基础,论述了二者的的服饰形制与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得出二者服饰文化之间存在碰撞与交融,其原因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性所致。
-
珠三角广害民系祠堂建筑特色比较分析
-
作者:赖瑛 杨星星
期号:第8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府民系 客家民系 祠堂 逮筑文化
-
描述:广府和客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大主要民系。两大民系因历史成因、文化等方面差异而导致祠堂建筑在祠宅规划、建筑形制、装饰装修等宏、中、微观三层面的差异。长文从此三层面比较分析二者祠堂建筑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
岭南筝派纵横谈
-
作者:陈蔚旻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筝派 潮州筝派 客家筝派 粤乐筝派 中华民族古筝大派
-
描述:而道远的路子。粤乐筝是岭南筝派的一支重要流派,要继续推崇和发扬。音色和韵味是南北筝派的最大区别。岭南古筝的形制有着浓郁的岭南工艺特色。随着科学昌明,交通发达,交流频繁,经济繁荣,语言统一及媒体作用,形成中华民族古筝大派遥而有期。
-
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比较研究
-
作者:梅伟强
期号:第2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凤岗碉楼 排屋楼 客侨文化 开平碉楼
-
描述:东莞市凤岗镇现存碉楼(当地人习称炮楼,专家建议改称排屋楼)120座。凤岗碉楼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在历史、数量、形制、风格等诸多方面各有异同,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特色。独具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凤岗碉楼成为客侨文化的典型代表。
-
壮族妇女传统配饰文化解读
-
作者:张耀军
期号:第4期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妇女 配饰 传统文化
-
描述:壮族妇女的传统配饰包括头饰、佩饰、足饰等种类。配饰的艺术形态丰富、特色鲜明、文化内蕴深厚,反映出壮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向。文章尝试对壮族妇女的配饰种类、形制特征、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壮族传统配饰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现代新文化的构建。
-
从钟家大瓦房看入川客家人建宅特色
-
作者:周彦吕
期号:第22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宅形制 特色
-
描述:以成都柏合镇钟家大瓦房为例,对四川客家人建宅特色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钟家大瓦房的建宅背景和建宅形制,着重阐述了四川民居和客家民居两种民居各自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民居保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
解构主义下客家建筑元素的首饰设计初探
-
作者:王舒祺
期号:第6期
来源: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首饰设计 客家人
-
描述:运用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对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元素进行认识和再利用,并融入对家乡人文事物的情感因素,将客家人血液里流淌的、根性的东西置于设计理念或是形制当中,使首饰设计更具有生命力.
-
梅州客家围屋的特点和借鉴
-
作者:李蓉 邹飞祥
期号:第5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客家文化 传统民居 借鉴
-
描述:围龙屋等传统民居奇特的建筑构思,体现了深邃的文化艺术气质,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创新和融合。文章从客家围屋形制变化,归纳其特点并探索客家文化发展过程,对如何借鉴古代的建筑思想,提出合理化建议。
-
鹤湖新居建筑特色浅析
-
作者:赖旻
期号:第10期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居 鹤湖新居 建筑特色 防卫功能 建筑装饰
-
描述:米,进深106米,建筑占地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包括围前的禾坪、月池等共占地约2.5万平方米,鹤湖新居的内围是标准的三堂四横式五凤楼形制,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式样。而外围从总体布局上虽然仍是客家围屋布局,但其内部居室单元布置却已完全是广府民居的式样了。
-
海西女性服饰文化现状与保护
-
作者:陆生 刘运娟
期号:第4期
来源:山东纺织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西 服饰文化 现状 保护
-
描述:首先对海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闽南、畲族女性服饰基本形制进行论述,分析其服饰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方法总结海西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现状,并思考其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最后从立法、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政府支持和青少年教育等几方面入手,提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海西传统服饰文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