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木头客家娃免费学唱客家山歌
-
作者:黄超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八月十五看月光啰,看月光啰……”7月23日下午,樟木头镇樟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传出稚嫩的客家山歌歌声,20多名小朋友正在学唱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原来,这是该中心暑期面向社区学生免费举办的“欢唱客家山歌”幼苗班在练习。
该中心工作人员连玉霞介绍,幼苗班共吸引了20多个孩子报名,年龄最小
-
走进博物馆了解客家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沙中心小学601班江焰清
7月27日上午,小记者们个个异常兴奋,因为他们要去客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和采访。
一进馆里,小记者们就纷纷拿起相机拍照,记录每一个瞬间。大家首先参观的是客家博物馆。据介绍,除
-
客家文化进校园 开展系列活动
-
作者:钟诗婷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诗婷)日前,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承办的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重点活动——“客家文化进校园”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杨宏海受聘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并为该校师生做《客家山歌的文化传承与
-
客家服饰装束
-
作者:方芳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狮子帽。
温礼明摄
清朝以前的服饰,男女都穿布质大襟衣(俗称大巴衫),白头裤。女人的衣服另加边条装饰。春秋季节,男女多穿嵌肩,俗称“背褡”。冬天,男人一般戴布帽、棉纱帽,老人戴风帽,小孩戴各种花帽,女人戴满额、绉纱。
清以后,青年男人改穿对襟便衣,老年男人仍穿大襟衣。以土棉布居多,夏布亦不
-
郝文婷饰演精明客家妇女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精明的客家妇女玉秀是陈德根的媳妇,玉秀为人精明,喜欢精打细算,而德根为人踏实,从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两人因性格不合,常为一些琐事吵架。后来,玉秀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与一位开
-
让民居更具客家建筑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最近,梅江区城南高速三龙段沿线两边的民居脱下以前残破的铁皮瓦“旧衣”,换上了极富客家特色的装饰风格 (如上图),让所有来梅旅游的客人还未进入城区就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
“重新整修过的屋顶不仅好看,且材质极为经久耐用!”梅江区三角镇三龙村的刘叔说道。据了解,为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
-
白鹭古村落空间环境与人文开发探究
-
作者:肖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鹭古村 历史空间环境 传统风貌 绿色开发 生态建设
-
描述:和空间环境获得良好保护的同时,又促进古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务院出台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本文的研究意义更得到彰显。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白鹭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于保护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赣南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打好“土楼牌”唱响“客家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良
“我很热爱永定这片土地,热爱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尤其是美食,口味跟台湾很相近。”2013年9月20日,来自台湾的陈国基先生初到永定,即被客家土楼和客家文化深深吸引。当天,“两岸中国梦·永定土楼圆”2013两岸乡亲永定百万自驾“家”年华系列活动在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举行。陈国基就是参加这次
-
客家博物馆欢乐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博物馆讲解员为小记者们介绍客家文化。(罗健摄)
鸿都小学604班罗健
在烈日当空的7月27日上午,梅州日报的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到客家博物馆采风。
我们跟随客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首先来到二楼的展厅参观,第一站是光裕堂,讲解员一边指着宣传栏上的文字,一边向我们介绍客家地区著名的古迹,如:梅县的灵光寺
-
我们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荣纲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他却辗转北京、厦门、龙岩、台湾、梅州、赣州,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他一届都没落下。8月13日,现年77岁的周荣纲及其75岁的夫人对记者说,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参加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是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
对周荣纲夫妇来说,每一次参加海峡两岸客家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