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定南客家“乡音”未改 明初粤东一带客家居民扩散后定居定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定南县客家瑞狮。
定南民居。
定南县天九镇人家。
相信广东人对定南县并不会陌生。这个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城市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和平县和龙川县紧密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通衢的咽喉要地。但随着定南融入时代洪流,延续千百年之久的客家风情正在减淡,文化现象正趋于大同。于是,我们
-
论科举与传统村落社会——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刘大可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科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它形成于隋唐,大盛于宋,更盛于明清,对传统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那么,这种传统国家的选官制度对于基层的村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地域偏远、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社会对
-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敦亲敬祖客家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
-
作者:谢基昌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关系和谐 敦亲敬祖 客家优良传统 当代价值
-
描述:敦亲敬祖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并沿传下来的崇拜祖先、尊重长辈、注重血亲,使家族和睦兴旺、亲友敦厚团结的一种道德传统。当前,弘扬敦亲敬祖的客家优良传统对协调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走进客家社会:我的田野经验:从契书看清代梅县的村落文化
-
作者:房学嘉
来源:“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察,可以较为系统地对梅县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力作一历史的透视。
-
试论海外客家人对居住国社会的贡献:以澳大利亚客家为例
-
作者:方尤瑜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居住国 澳大利亚 贡献
-
描述: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用智慧和力量,为居住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澳大利亚客家为例,主要从积极参政议政,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特长,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努力融和主客,促进文化交流三个方面阐述海外客家人在居住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
-
明代赣闽粤边的人口流动与社会重建——以赣南为中心的分析
-
作者:王东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社会重建 客家
-
描述:程度上正是伴随着赣闽粤边移民社会的“土著化”进程而奠定起来的。
-
客家人文精神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以梅州为例
-
作者:冯玉珍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人文精神 社会管理创新
-
描述: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育人、化人的作用是一个总的方面。以客家文化介入社会管理,发挥客家文化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应有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充分利用精神文化这只“无形之手”去促进、改善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使之有效地进行社会管理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
作者:包国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明时期 归善县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
描述:汉族已占居主体民族地位。其二,明代经济发展最显著的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融合对文化的促进也十分明显,证据是儒家文化在归善有了相当的社会基础,形成某种崇儒风尚。宋元明归善民族融合与社会
-
客家文化与社会矛盾疏导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传宝
当今世界,经济上激烈的竞争,其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即知识、哲学、价值体系上的竞争。在“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实践中,如何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活力,使之转化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沃土”和精神动力,是我们作为客家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
-
剖析会馆文化 透视移民社会:从成都洛带镇会馆建筑谈起
-
作者:傅红 罗谦
期号:第4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会馆建筑 会馆文化
-
描述:四川会馆建筑,其数量与分布,位居全国之首。这与明末清初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等历史背景无不相关,在此,本文以成都洛带会馆建筑作个案分析,在剖析会馆建筑本身的建筑、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作个初步的考察,试图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诠释这一特殊建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