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要共同推广客家文化:台湾客家乡亲昨赴龙岩“寻根”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楼,不少台湾乡亲啧啧赞叹:“太神奇了!”台湾代表团团长、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饶颖奇对土楼建筑中的
-
客家制造80%菜品价格在20元内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了解到,惠州“客家制造”于近期重新开业以来,所推出的新菜品不仅好吃而且价格极其优惠,也因此吸引了众多新老顾客前去品尝。客家制造新推出的菜品价格到底有多实惠?记者决定亲自与六七个朋友到“客家制造”尝试。
上周六中午,记者来到位于红花湖水上乐园斜对面的“客家制造”,只见门前停车位爆满,还有步行
-
品味客家风情定格客家美景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欧雅琴通讯员/凌有福)麒麟劲舞,锣鼓喧天。12月16日上午,到凤岗镇参加省摄影家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的全省各地的100多摄影名家,与数十位当地摄影好手聚集黄洞村进行创作采风,黄洞村客家排屋、碉楼以及客家婚嫁、麒麟舞等表演极大地激发了摄影家们的创作激情。
摄影家们先后在黄洞田心围排屋群、
-
“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离不开惠州惠州旅游资源获8个协办城市代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嘉义庄客家民居。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12月8~9日,由广东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梅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关、江西赣州、福建龙岩、三明等8个城市旅游局共同协办的粤赣闽 “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活动,在梅州和我市举行。活动的第二天
-
梅州建成广东首个客家博物馆 再现客家人五次大迁徙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规划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梅州市筹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广东客家博物馆,从2005年年底动工建设至今,经过建设者们22个月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饰工程已基本完成,正进入
-
客家仙子汉服迎奥运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北京街头,近来人们有时会看到一个身穿中国传统汉服的女孩从身边走过。她是卢小娟,一个来自福建的客家人,就读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她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奥运会加油。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她给自己取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名字――客家仙子。
前不久笔者约见了卢小娟,她穿着一身黄色领口相交,用绳带系结的汉服出现在我面前
-
滨海客家将成为客家研究新课题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梁婷/文 齐洁爽/图 “逢山必住客,无客不住山”,说起客家人,不少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大山里的围屋,客家似乎一直都与大山脱不了干系。实际上,查阅客家人历史大迁徙路线,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少客家人还来到了闽西、广东等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比如深圳这座滨海移民城市,其原住民的60
-
走近客家首府――长汀(散文)
-
作者:陈颖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八月,我随人大考察团慕名前往客家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西长汀,感受客家文化和革命圣地的光荣传统,聆听革命故事,学习苏区精神,感慨万千,收获良多。
长汀,古时称汀州,其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唐朝始为州、郡、府所在地,成为历代闽西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是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创造了灿
-
文学视野中的客家学术研究 ――评马卡丹新著散文
-
作者:张永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但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卡丹新著散文集《客家名镇客家村》,犹如一股清风拂来,令人顿感神奇、惊喜而又凉爽、舒心。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把人们感觉比较枯燥的学术研究也注入新的甜润的思维活力,让古老历史给人立体的景观和形象的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作。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是
-
湖镇将投资1.5亿元建客家文化村——今年以来引进39宗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走进博罗县湖镇,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镇文化中心开始装饰内外墙,农产品集散中心基础工程正在铺开,600多泥砖房户新房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以来,湖镇以博罗县开展的“四个建设年”为契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各项工作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引进39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