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客属青年学习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4月6日至9日,受市青联的邀请,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青年部的30多位成员到我市学习客家文化。在梅期间,这些客属青年到嘉应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聆听了专家们的讲课,系统学习客家文化、历史、饮食、民居、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还到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天下景区等地实地参观。几天的学习让客属青年们与客家文化更
-
央视《客家足迹行》到贺州拍摄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日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到广西客家聚居地之一的广西贺州市拍摄。贺州市地处桂粤湘三省交界处,居住着80万客家乡亲,占当地人口总数的38%,是客家人在广西主要聚居地之一,至今仍保存着大量客家传统风格古建筑,拥有广西最完整的“客家围屋”和广
-
印尼:客家博物馆举行奠基仪式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8月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客属联谊总会在缩影公园中华文化园,举行印尼客家博物馆奠基仪式,政界与商界人士纷纷前来祝贺,场面热闹。据悉,印尼客总兴建的客家博物馆,占地4000平方米,拟建造三层楼客家土楼式的建筑物,为时3年竣工。印尼华人文化公园园长熊德怡表示,华人文化公园总面积4.5公顷,
-
罗湖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
-
作者:王成波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王成波 精美绝伦的蛋雕,栩栩如生的面人,惟妙惟肖的木雕……罗湖区梧桐山艺术小镇巷子坊昨日很热闹,“春到罗湖·客闹梧桐———2012年罗湖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这里开幕。
此次活动由深圳海外联谊会、深圳市文联以及深圳市罗湖区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梧桐逸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巷子坊)承办。据介
-
细看坑梓了解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本报记者 辛颖 摄
本报讯 记者辛颖、通讯员农丽秋报道:为增进来深建设者子女对社区环境和资源的了解和认识,坑梓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近期开展了“细看坑梓——儿童社区融入小组”活动。
活动主题分为“社区资源大家说”、“客家文化知多少”、“我的学校”、“我眼中的社区服务
-
20 城记 宁化征集客家小吃发展口号
-
作者:俞祥波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俞祥波) 日前,宁化县向社会公开征集宁化客家小吃主题词和发展口号。
征集公告称,宁化客家小吃品种繁多,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词要求把客家小吃与客家文化有机结合,句子简洁,措词高雅,具客家文化内涵,让人耳目一新。宁化客家小吃业发展的口号要求符合当前形势,符合县情,利于发展
-
平安集团向广东省客家商会授信400亿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11月30日下午,广东省客家商会2012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与中国平安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签署仪式在深圳市盐田区大百汇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省各地以及福建、台湾等地的会员代表及嘉宾200余人出席大会。平安集团向广东省客家商会授信400亿元。据悉,广东省客家商会自去年成立以来,现有会员250多
-
第十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9月下旬,第十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龙泉驿区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和高校学者围绕客家方言与文化、客家文化产业化等话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客家人联系,推动对四川客家语言的研究。据了解,龙泉驿区作为中国西部客家之乡,其打造的“西部客家第
-
马来西亚:新山客家公会将设文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海客风]
马来西亚新山客家公会1月6日表示,该会已积极筹备开设客家公会文物馆,并希望在2012年内落实此计划,以藉此传承客家文化给年轻一辈。据悉,一年多前该会董事部就积极筹备开设文物馆,期间获得众多会员的热烈响应,以便了解南来客家人的点滴,更能从歌曲和美食佳肴中,认识客家之美。新山客家公会创
-
闽粤交汇处的客家古村落—— 蕉岭石寨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东省蕉岭县地处粤东北,毗邻闽西南地区,是梅州市三大盆地之一。蕉岭四面环山,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从蕉岭县城往东北方向驱车34公里,沿一条蜿蜒的山路和扑面而来的林海,约30分钟就来到一座古老的客家山村——南礤镇石寨村。这里北邻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东靠福建省上杭中都、下都乡,南接广东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