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064)
报纸(2911)
学位论文(729)
图书(652)
会议论文(199)
视频(13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064)
报纸 (2911)
学位论文 (729)
图书 (652)
会议论文 (199)
视频 (13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4998)
2013(639)
2012(669)
2010(524)
2008(285)
2006(94)
2005(41)
2004(62)
2001(15)
199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9)
方言(20)
中华文化论坛(1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
热带地理(10)
青海民族研究(3)
长江学术(2)
江西食品工业(2)
北京:语文出版社(1)
安康师专学报(1)
永定县“客家文化歌”越唱越响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9月24日,笔者在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看到,建设中的客家文化博物院工程已经封顶。据了解,目前包括客家文化博物院在内的永定“海峡客家文化城”建设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 永定县是著名土楼之乡、侨乡和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是爱国侨领胡文虎和台湾政要吴伯雄先 生的故里,全县有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0多
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准备就绪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曾志明) 昨日,记者在市人民会堂看到,一名钢琴调音师正在对钢琴进行定音,其他七八名工作人员忙碌着舞美的最后布置工作。赛事组现场总导演、龙岩艺术学校校长刘东华告诉记者,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的舞美、灯光、音响等工作已按相关方案全部完成,大赛 准备就绪。 在现场,记者看到,整个
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工作启动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罗姝) 首届海峡客家创作演唱大赛工作全面启动,昨日,大赛组委会召开第一次成员会议,部署具体工作。 本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龙岩市委、龙 岩市人民政府主办,龙岩市文化出版局、《歌曲》杂志社承办。大赛旨在繁荣客家文化精品创作,发现一批客家歌曲创作、演唱人才
梅州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钟伟光)记者昨日从梅州市获悉,“世界客都”梅州又增添一带“客”字的“金字招牌”———国家文化部近日批准梅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梅州市对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加快挖掘
梅州姑娘当选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侨报讯】 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19日在广东梅州落幕,22岁梅州客家妹卢扬凭借出色表现,摘取大赛冠军。来自江西和香港的客家妹徐璐璐、黄昊阳分别摘取大赛亚军和季军。 中新社报道,进入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总决赛的19名“客家妹”选手是从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广东、江西、广西等地众多客家籍选手中
客家祭祖吉祥物“葛藤娃”亮相宁化 伊仕鹏 罗旺水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伊仕鹏 罗旺水) 1日,八款客家祭祖吉祥物“葛藤娃”在宁化本网亮相,并在中国宁化在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征求广大网民意见。 今年年初,宁化县开始了三明学院海峡动漫游研发制作中心的协作,并达成开发意向。近日,经过近四个月的酝酿,八款形态各异、活泼大方的吉祥物“葛藤娃”终于面世。
本报今日推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解读专题报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上,国家文化部为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使梅州成为全国第五个、广东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引起中央和省主流媒体极大关注。《人民日报》12月23日刊登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又增一处,客家文化有了新的“生态”》一文,称国家级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客家新韵”5月16日晚在深圳音乐厅唱响。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唱响音乐厅,记者了解背后的故事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本报记者 祁琦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飞过七洲洋……”作为今年文博会艺术节最有特色的节目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
梅州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初的一百多年里,梅州、闽西的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李姓,其在福建上杭的火德公三个儿子的名字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三三郎生子有三:四五郎、四六郎、四八郎。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
探访清代客家豪宅——罗家大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江西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有一个秀丽的小山村——毛兰。近年来,众多文物爱好者纷纷来此,只为目睹清代客家豪宅——罗家大屋。它像一坛深埋了千年的老酒,一旦揭开封盖,醇郁的酒香就会把人陶醉。 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到达毛兰村。举目四望,只见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古称为“福溪”之地。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偌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