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客家文化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县城关小学四(12)班 刘钰蕊
客家文化城坐落在江西赣县县城,与美丽的杨仙岭隔江相望。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们全家一起参观了客家文化城。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太极广场。在广场的正中央,建有一个登高台。这个台共有三层,分别代表着“天”“地”“人”。
下了登高台,沿着中轴线
-
客家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期点评人:胡怀军(本报图片总监)
许多古老的仪式在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上演,仿佛从来不曾远离。走进赣南,就是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博物馆。
真正的客家民俗存在于广袤的乡村和田野,存在于客家人的四时农事和日常起居之中。拍摄客家民俗,需要深入这些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表现民俗事相与自然山川、天
-
央视《客家足迹行》首站赣州拍摄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杨帆) 6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摄制组来到我市。他们将在近半个月时间内,分成4个组深入章贡区、赣县、于都、兴国、安远、上犹、定南、宁都、崇义、石城、龙南、瑞金、大余等13个县(市、区),拍摄我市客家历史文化、特色建筑、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并通过央
-
万元大奖征集客家民俗风情照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李海兰、记者李传材报道:2月6日,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在我市众多影友的期盼下拉开大幕。当日,大赛组委会在五龙客家风情园举行了本次大赛的启动仪式并进行民俗表演,以特等奖1万元的奖金征集五龙客家风情园和赣南客家民俗风情照片。 为了更好地展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和赣州市五
-
客家大道人行道负担好重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市王先生来电:人行道本来是让市民行走的,但近来在赣州市客家大道两旁的人行道往往被汽车销售商和其他商贩挪作他用,造成市民行走不畅,路面石板破损,附近居民对此很有意见。 近日晚7时许,记者来到客家大道了解情况。虽然天色已晚,但客家大道两旁的人行道上仍整齐摆放着不少汽车,多数是临街汽车销售商及二手汽车
-
“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论坛举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念海 实习生程舒) 3月28日,由赣州客家联谊会主办的“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全市文化领域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000多年前,客家先民为躲避灾荒和战乱,从中原大地千里迁徙,陆续来到赣南落脚,与当地土著人一起开
-
客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传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 罗勇
我们知道客家人有强烈的寻根意识和认同感,这在世界其他民族和民系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为什么客家人会有如此强烈的寻根意识,寻根与认同有什么关系,认同的基础有什么,客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传承又有怎样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对我们深刻认识客家民系的品格特征,加强海内外客家人
-
“客家摇篮”为何不断唱出英雄赞歌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谢东琳
赣南,是一片美丽神奇的红土地,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如果能从赣南客家人的族谱中读懂仁义礼智信中那个“仁”的涵义,“义、礼、智、信”的价值,也许便能找到为什么“客家摇篮”能不断唱出英雄赞歌的答案。
近日,我市龙南籍空气动力学专家、总装某基地研究员王勋年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
-
赣江源头客家莲乡——石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石城县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这里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客家民系的发祥地,苏区时期的全红县。由于地处赣闽粤交汇处,这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成为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散地。峰峦叠翠的武夷山脉,造就了风光旖旎的赣江源头,清泉汩涌
-
《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作品在黄山展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展出作品《客家添丁灯》。
展出作品《客家游担灯》。
展出作品《客家东河戏》。
曾正东向游人介绍赣南客家民俗摄影作品。
○记者刘念海
11月2日至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秀里影视村,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2013“西递·宏村杯”中国黟县摄影大展在此举行。我市摄影家曾正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