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王”越秀山出炉
-
作者:梁文祥 陶达嫔 彭文蕊 周小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天上午,“放歌越秀山,越唱越响亮——2011越秀山客家山歌邀请赛”决赛在越秀公园开赛,引来上千名街坊观赛。比赛现场,4岁小姑娘与79岁老爷爷斗驳山歌比输赢,博得现场阵阵喝彩声。
决赛
-
长汀围绕“客家首府”这一品牌加大客家文化保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启元) 12月12日,笔者在汀州文庙内看到,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长汀县对文庙大成殿门、台阶等进行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修缮后的汀州文届令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
这是长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一个实例。围绕“客家首府”这一品牌,长汀县积极开展客家文化生
-
古田客家茶文化长廊完成投资1500万元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 邓招福 王善明 郑晓琴)20日,上杭县古田镇客家茶文化长廊建设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而有序地为长廊中的一处亭楼屋顶铺瓦、立檐。据了解,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
古田客家茶文化长廊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于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地处上杭古田镇赖坊、上洋村境内,从赖坊桥
-
志愿者服务客家高峰论坛 誓师动员大会昨举行,180名青年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通讯员林煌)昨日,记者从在嘉应学院举行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志愿者誓师动员大会上获悉,从全市范围内精心选拔的180名青年志愿者将为论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向出席论坛的嘉宾全面展示梅州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风貌。
据了解,按照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筹委会的统
-
每年投1000万保护客家围屋
-
作者:池锦黎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崇林世居总面积13824平方米,已有200多年历史。南都记者田飞摄
南都讯 记者池锦黎南都记者近日从惠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保护客家围屋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今年起惠阳区政府每年将至少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客家围屋的抢救、修缮和保护。
围屋修缮后重放光彩
近年来,惠阳区按照“修旧如
-
看坪山新貌品客家文化70余名港澳学子到新区体验大运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通讯员胡子亚、钟柳青报道:8月17日下午,坪山办事处大万世居迎来了一批特殊游客,他们就是“港澳学子青春飞扬大运行”夏令营的营员们。“大万世居恢宏的气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看到华丽蝶变后的大万世居,港澳学子们表示出了浓厚兴趣。
据介绍,此次新区夏令营活动由市侨联主办、
-
近年来,由于梅州古民居多为老弱妇孺在守望,保护意识淡薄,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民警深入农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通讯员林豪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专门制定出台了《保护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市各地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并把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
-
老的老小的小,守不住古宅文物 梅州地区大量客家古民居仅剩老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埔古民居莲瑞流馨
梅县联芳楼、大埔花萼楼、梅江区南华又庐、继善堂……这些承载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民居,像一颗颗价值连城的耀眼明珠,散落在梅州城乡大地。然而,由于梅州古民居留居人员多为老弱妇孺,保护意识较淡薄,保护措施和相关硬件设施也不到位,近年来客家古民居内的文物出现了一种“在保护中流失
-
中国第一个由“无地域”概念民系群体构成的商会组织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办会宗旨】
以法建会,以德立会,以责长会,以利兴会
【办会方针】
崇商论道,联谊合作,共谋发展,世代传承
【核心理念】
传客家先进文化,承先贤诚信之道
历经政不违良俗,扬社会更多正气
【行动纲领】
以建设客商资讯平台为起点,促进客商信息交流、团结互助;
以建设客
-
坪山1800万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谷少传 通讯员 肖海强 张伙生)昨日,坪山新区举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筹建工作倒计时60天活动。记者从当天的活动上获悉:坪山新区为打造“文化坪山、创意客家”的品牌,今年投入1800万欲将大万世居打造成文博会分会场,将坪山新区打造成世界客家文化的“窗口”。
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