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民间美术色彩特征分析
作者:何小勋 薛芳荣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色彩运用  民间艺术  装饰性  特征分析  象征性  美术  情感  本能  感性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从唐、宋以来,大量的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寻求更好的定居之地,从北方几经迁徙,开始定居在赣、闽、粤一带.在迁徙过程中,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客家先民们产生了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
GIS辅助对长汀“客家首府”地位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讨
作者:何郑莹 徐建刚 裘行洁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迁移  地理环境  关系 
描述:客家迁移的时空跨度较大,长汀作为迁移过程中的一个结点,逐步发展成为"客家首府",其地位成因同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引入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作为研究辅助手段.
人类学民族学与华南客家研究
作者:李泳集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  汉民族研究  华南客家 
描述:作者以人类学民族学对华南客家族群的实证研究为例说明,要将汉民族的研究推向更深入、更广阔的阶段,必须重视探讨汉民族大传统向各个地方的渗透以及地方小传统被创造出来的过程
福建土楼 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
作者:张松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福建  文化景观  保护  乡土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材料  集中分布 
描述:世界遗产申报对象的土楼,其命运依然不容乐观。如何实现土楼村落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重新吸引年青人回归,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遗产保护利用、恢复地区的生机与活力,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土楼村落和谐社会,才是土楼保护的终极目标。
当代宗族与国家关系之思考:广西博白县黄峭山公祠筹建个案调查
作者:刘道超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国家  客家  黄峭山公祠 
描述:近30年来,我国各地宗族活动日益兴盛。广西博白县黄峭山公祠筹建过程的事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认识当代宗族的性质、宗族与族群、宗族与国家的关系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民间信仰与乡村都市化:以华南地区K村客家人的五土龙神信仰为
作者:刘军  期号:第4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土龙神  乡村都市化  安龙补土  民间信仰 
描述:在华南地区,民间的五土龙神信仰对村落房屋建筑、村庄规划、道路建设等有诸多影响,但是在实施乡村都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加强乡村的改造方面往往忽略了村民的信仰习俗问题,结果可能产生矛盾冲突。
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
作者:肖旻 林垚广  期号:第8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匠师  访谈 
描述:通过对广东梅县客家建筑的民间匠师访谈,初步整理出对基地、房屋类型、材料、尺度的传统经验、技术和知识,为进一步结合实例的分析研究提供基础。文章还提供了客家围龙屋的放线方法以及当代传统营造过程的工种和组织状况等一手数据。
客家人的迁徙对赣南客家民间美术的影响
作者:许守飞  期号:第5期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中原文化  迁徙  民间美术 
描述:迁徙。这为独具一格的赣南民间美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赣南民间美术呈现多地域、多时期、多种文化融合的独特形态,这有赖于客家迁徙过程中的相互认同。
以文化自觉促进梅州文化名城建设
作者:谢国才  期号:第18期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梅州  文化名城 
描述:作为特色地域文化的客家文化,在梅州打造文化名城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需要每一位梅州人的文化自觉投入其中;也需要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文化队伍。
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开发与思考
作者:黄金发 刘祚时  期号:第10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  赣南客家  客家文化  产业化发展  艺术产业  客家先民  开发利用  重要组成部分  赣南地区  文化产业化 
描述: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迁徙过程中,把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与技术等带到了客家驻地,在劳动创造中不断与南方当地原住民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