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情地揭露辛辣地讽刺 ——客家俗语点评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方言]
不少客家俗语流传极广,语言尖锐辛辣,无情地揭露了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1)牛耕田,马食谷。(形象地揭露了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
(2)前人种竹,后人享福。(具体地描绘了某些坐享其成者。)
(3)人敬有钱侪,狗敬拉屎娘麻。(刻画了某些贪财之人的丑恶嘴脸。)
(4)上夜“三斤狗
-
客家文化的自觉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的视角来研究、梳理客家文化的学术著作,希望了解客家文化的读者,或许可通过这两部著作,窥一斑而略知全貌。
-
东方建筑明珠--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永定位于福建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土楼”。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
-
新客家尽孝怎一个累字了得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孔雀东南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这片热土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才,他们扎根成为“新客家”。如今,这批“新客家”很多已步入中年,家乡父母更是垂垂老矣。说起思亲之苦,他们有道不尽的感触……
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
儿童节
父亲节
特别报道
我们的“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特别报
-
精妙无比的客家顺口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方言]
陈政尧
客家顺口溜是流行于客家地区的一种韵文。它全用客家口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颇具诙谐、幽默感。它源于生活,充满生活情趣,深受客家人喜爱,而且广为流传。诸如——
打树头,望树根;讨老婆,望开心。
——作者将“打树头”与“讨老婆”、“望树根”与“望开心”两相比照,表现了年
-
客家“鼓王”五代同堂擂大鼓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家五代在擂鼓。
本报报道成为周家激励后人的教材。
本报五华讯(记者叶仕欣通讯员万自明、廖伟军摄影报道)昨日,五华县河东镇下坝村客家围屋宝善楼前鼓声咚咚、锣声铿锵,成了欢乐的海洋。被村民誉为“客家鼓王”、今年88岁的周妙锡老人(见本报8月16日A11版《客家“鼓王”申报吉尼斯》报道),与64
-
首个“客家大嫂”免费培训示范村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为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在家门口获得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13日晚,我市首家家政培训学校华佣职业培训学校联合梅县程江镇浒洲村委,将贫困村浒洲村设为首个“客家大嫂”免费培训示范村,该村180多名妇女从当晚起接受为期50天的免费培训。
据了解,因没有一技之长,浒洲村60%的女劳力都在家务农,收入只能
-
百年麒麟舞出客家风情舞出年味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几天,宝安区观澜街道君子布社区82岁的张纪森老人格外开心。原来,很快就要过年了,也就到了舞麒麟的传统时节。他的儿孙和晚辈们,也纷纷拿出道具操练起来,准备在春节期间,给社区居民一年一度的喜庆添光彩。 每逢春节舞麒麟一整天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外形上,麒麟具有
-
客家服饰 各式各样的客家童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婴儿衫。俗称为“交襟衫”。多为大襟形式但不设纽扣,而改用小布带,以便穿着。交襟衫的最大特点是衫尾不扎边,是取“生儿生女永远无边”之兆。一般用质地较软的白色或条花棉布缝制,胸腹部双层交叉呈交叉襟,无领,袖子较短,没有纽扣,腋下尖角处缝上布带子,于腋下打结。婴儿出生后,因皮肤娇嫩,一般只用布帕
-
略谈客家方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耀奎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描述事物生动、形象、确切。在教学中或与人交流,如果适当运用客家方言加以解释,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陌生为熟悉,变呆板为生动。有些客家方言与普通话完全相同或很接近,只是声调轻重、舌音、鼻音略有 不同,非客家人容易听懂、学懂。下面择一些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