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260年“新乔世居”成菜园 坪山坑梓街道城堡式客家围屋青砖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著名的客家围屋“新乔世居”(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竟然被租户开辟成菜园。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李婷婷 文/图 日前,有读者向本报报料称,作为记录坑梓文化和历史的无字纪念碑,城堡式客家围屋中最出名、规模最大的围屋——“新乔世居”,竟然被租住在里面的住户挖开了乾隆
让客家山歌融入都市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东江时报讯 (记者匡湘鄂)昨日,惠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惠阳区民协)成立。该协会是继惠城区、博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之后,我市第三个县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其目的是创新客家文化,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潜质,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 据了解,在此之前,我市惠城区(含仲恺)、博罗县已先后成立民间文艺家协会,惠
客家瓷画像:赣南民间艺术之花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市获得省级奖的客家瓷画像作品之一。  绘制好的成品瓷画像放入高温箱炉中烧制。  用九宫格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客家瓷画像系列作品。  在茶壶上烧制客家瓷画像。  ○记者刘念海 刘航  赣州,千年宋城,客家摇篮,千百年来孕育
我市非遗工作捷报频传 “梅州客家山歌”等三项目被授予省首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从市文化获悉,“龙舞盛世”——2012年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闭幕式颁奖会6月9日在东莞市石龙镇举行。颁奖会是今年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龙舞大
客家凉帽曾远销东南亚
作者:刘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凉帽村到了,请下车。”如果你乘车到布吉街道甘坑社区,以上这一幕真有可能出现。凉帽村就位于甘坑社区,村里的居民曾经依靠编织凉帽为生,并且以此致富,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凉帽市场不再,年轻人们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生计。 凉帽是深圳客家独有的民俗品,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凉帽制作工艺是客家独有的
两岸单身男女共谈“八分钟恋爱”台湾百名客家青年今抵厦“客家
作者:林静娴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私奔咖啡厅内部环境优雅 misoo咖啡院外观 导报讯 (记者 林静娴 薛洋)两岸七夕牵手会举办十年来,从厦门到金门,从金门到台湾,谱写了属于两岸年轻男女温馨甜蜜而又意义非凡的恋曲。今年我们将目光锁定两岸客家族群,就在今日,本次七夕牵手会的特别活动——— “客家好爱你”文化之旅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助推绿色经济崛起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罗娟娟 【人物简介】杨春贵,1936年出生。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现为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
混搭摇滚摇出客家山歌好声音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潘海兵在他的音乐工作室里进行创作。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许文昌 摄 人物简介 潘海兵,1976年生,祖籍广东梅州,现居惠阳淡水。淡水第二小学副校长、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市流行音乐学会副会长、惠阳区音乐家协会理事,是惠阳本土名副其实的音乐创作才子。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许文昌
一位家喻户晓的客家女孩,一边细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养父母,用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彭彩金,这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客家女孩,她感天动地的孝心和不屈不挠与生活苦难作战的精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也吸引了多家媒体前往采访。近日,彭彩金给记者发来一则手机短信,告知她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字里行间充满着欣喜。而这一纸薄薄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见证了她这十年来无可计量的付出与努力。 ●本报记者李少
客家服饰:在保护和传承中展现魅力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晓平特约记者郭华平 在定南县的边远山村,一部分客家妇女依然保留着穿客家服饰的习惯,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客家服饰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她们的精神寄托。2007年,定南客家服饰被列入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客家服饰制作工艺,近年来,定南县加大资金投入,制定了保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