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71)
期刊(748)
学位论文(73)
图书(67)
视频(12)
会议论文(8)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71)
期刊 (748)
学位论文 (73)
图书 (67)
视频 (12)
会议论文 (8)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902)
2013(234)
2012(219)
2011(253)
2009(115)
2008(114)
2007(45)
2006(26)
200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8)
海峡导报(20)
客家研究辑刊(2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8)
大众文艺(17)
音乐大观(4)
闽南风(2)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1)
天津歌声(1)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
首届客家流行十大金曲出炉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获年度新人奖的刘谦龙在演唱《撮把戏》。 梅州 让客家流行音乐歌曲在世界流行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袁群华摄影报道)旨在汇集全球客家地区和讲客家话方言区的人们共同打造属于客家人自己的流行歌曲,推动客家流行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历经一年多宣传、打榜、评选,8月20日晚上,由梅州市、省音乐家
闽台客家民间文化的共同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闽西是客家祖地,唐宋以降,北方士民大量流人集聚在闽粤赣边,汉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里浩浩南流的汀江,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浇灌、航运和对外开放的通道,相对高峻的大山又有助于保存固有的文化内核,以至于灿若星辰的客家民间文化事象得到保持,而没有在时代的脚步中被外来文化
首届客家十大流行金曲出炉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首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活动在梅城举行颁奖盛典 旨在汇集全球客家地区和讲客家话方言区的人们共同打造属于客家人自己的流行歌曲,推动客家流行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历经一年多宣传、打榜、评选,8月20日晚上,由梅州市、省音乐家协会、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办的首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活动在梅城举行颁奖盛典,首届客家
海峡视窗永定积极推动两岸客家交流
作者:巫奕龙 卢基莹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巫奕龙 卢基莹) 近年来,永定以加强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和客家乡亲互动为支点,全力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全方位推动对台交流合作。 据了解,在加强两岸客家文化研究方面,永定成立客家土楼研究会,出版了《永定客家土楼研究》等15套客家土楼系列丛书;积极支持客家姓氏渊源、发展研究和族谱修编与对接,理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6月梅州召开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本报梅州讯(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记者昨日从在梅州召开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筹备会上获悉,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将于今年6月在世界客都梅州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据介绍,在台湾的梅州籍同胞有近200万人,占了我省近半数,海峡
龙台影视媒体合力打造 《映相客家》亮相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钟德彪) 由龙岩电视台和台湾天至视听传播公司合力打造的电视专题片《映相客家》近期出炉,昨日,台湾客家文化资深编导、制作、主持人唐山先生来到龙岩,把制作好的13集电视片光盘交到合作方手中。 唐山先生说,电视系列片近期已在台湾台南电视台播出,社会反响很好。6月份将在台湾基隆、花莲、
扎实推进我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黄启元 陈析兴)9日至11日,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等专家组一行来我市考察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邱荣,副市长郭丽珍陪同考察。 在岩期间,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长汀、上杭、
与周董黎明助阵陈思思演唱会 客家文化大使钟雯澳门开唱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钟雯澳门演唱《新月光光》。刘力勤摄 南方日报澳门讯(特派记者/刘 力 勤)8月6日“七夕”之夜,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澳门基金会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 年 — ——‘美丽之路’陈思思澳门演唱会”在澳门综艺馆登场。周杰伦、黎明以及钢琴家刘诗昆、“客家文化大使”钟雯等明星齐聚濠江,助阵这台演唱会
不会说粤语 却会唱粤曲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都讯 记者李榕 六七十岁的年纪,来自天南地北,不会说粤语,更别提唱粤曲了。不过,在罗湖区清水河社区就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组建艺术团,不会说粤语,但会唱粤曲。学了半年,还参加比赛得过奖,绝对不是打酱油。 “会白话的人不到一半,但为了排遣老年生活的寂寞,大家学习起来很积极。”前日,艺术团副团长石灿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