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文化中的闽越文化因子
作者:谢重光  来源: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些人认为,客家人自中原迁至闽粤交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闭锁,他们很少与外人交往,因而保持了中原汉族文化的完整和纯洁。这是一种纯粹从血统的角度来说明客家和客家文化的观点。他们实际上是把种族等同于民族和民系。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与现代民族学的基本理论相悖。
海西客家与闽南妇女服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作者:刘运娟 甘应进 陈东生  来源: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人、闽南人皆源于中原汉族。由于迁徙时代和定居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民系。客家(Hakka)民系是南迁汉民于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闽粤边区与畲、瑶等土著融合而形成,具有独特方言、文化、风俗和特性的一个汉民族民系。[2]客家人对内与当
现实的文化和族群——闽西的客家和畲族
作者:杨晋涛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早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中就曾说到:客家初到闽、、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要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客家学逐渐成为一种显学之后,学者们更是对于客家民系和畲族的关系投入频繁的关注。如果说罗香林的论述还未接触到对这种关系之实质的讨
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
作者:肖文评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般认为,客家人重视文化,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习俗,素以文化之乡称誉于世。在客家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教授的研究视野中,大埔县的文化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他在讨论客家人文中心时,认为在朱明一代,以惠汀各属,及赣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为人文的中心。降及清代,客家的
畲汉通婚初探
作者:郭志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宗师罗香林提出畲、客通婚的科学猜想。他说:客家初到闽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就想不与他们混化,亦事势所不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畲汉通婚及其在客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
从严婆崇拜看汀州客家女性文化
作者:黄马金 林文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闽粤边的崇山峻岭,世代生息繁衍着客家民系。丛莽激流,收束不住路的延伸。而这样的路,有一大半是大脚板客家妇女踩出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女性是没有地位的,是男人的附属,而在汀州客家地区,却出现了这种把女性当作偶像来崇拜的现
长龙起舞红土地——中铁二十三局一公司龙长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纪实
作者:马磊 李文杰  期号:第14期 来源: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项目施工  土地  东南沿海    山脉 
描述:2007年12月25日,雨后初霁,闽西的巍巍群山之间,舒展着一幅瑰丽画卷—一条长龙横跨玳瑁山脉、武夷山脉、宣和山脉,越过客家母亲河汀江,将闽两省以至东南沿海与内陆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刚刚建成通车的福建龙(岩)长(汀)高速公路。隆重的通车仪式后,驱车奔驰在龙长高速公路A8合
宋明理学视角下的客家文化
作者:周建华  期号:第8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人  理学  特殊贡献 
描述:因其历史、人文和地理位置机缘,客家和客家人与宋明理学的联系相当紧密。宋明理学的开创、发展和推向新阶段,都与客家和客家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明理学由周敦颐和二程在客家地域——江西南安开创;经客家人陆九渊、朱熹等的继往开来,得到发展;又经王阳明等在南客家地域的传承,把理学推向了新阶段。
客家方言中的中古汉语语词考略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古汉语  词汇  客家  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而江西上犹客家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汉语中古时代特点的词汇。通过描写若干客家方言中保存的中古汉语常见的语词,现代汉语方言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说明客家方言中某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对于目前客家方言历史来源问题,客、方言分合等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论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作者:邓秀勤  期号:第8期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饮食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  开发 
描述:介绍了我国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合理开发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将客家饮食文化旅游分别层次和闽粤各个客家地区加强联动,共同维护和提升客家饮食文化旅游品牌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