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917)
报纸(4747)
学位论文(1307)
图书(1252)
会议论文(258)
视频(233)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917)
报纸 (4747)
学位论文 (1307)
图书 (1252)
会议论文 (258)
视频 (233)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46)
2014(6620)
2013(1005)
2012(1076)
2011(1052)
2010(865)
2009(502)
2008(487)
2006(157)
2003(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10)
梅州日报(133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67)
嘉应学院学报(154)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
美术大观(13)
装饰(6)
文化月刊(下旬刊)(4)
中国果业信息(1)
时代经贸(下旬刊)(1)
客家村镇银行全力服务三农 截至4月底累计发放涉农贷款819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半年前,全省山区首家村镇银行——梅县客家村镇银行在我市开业;半年后,客家村镇银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各项存款达1.11亿元,累计发放各项贷款达1006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266万元,贷款收息率和到期贷款收回率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正是我市加快全省唯一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客家歌舞醉倒苏西洛总统伉俪 ——梅州市山歌剧团赴印尼演出剪影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山歌剧团演员表演非常投入 印尼总统伉俪在演出结束后,亲切会见嘉宾和演职人员并合影 市山歌剧团演员在精彩演出 精彩的演出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本栏图片均由市山歌剧团提供) 印尼文艺团体同台献艺 民俗歌舞生动再现了
两岸画家携手创作《家园》 以世界客都梅州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湾余秀雄先生和大陆曹知博先生共同创作的油画作品——《家园》。 本报讯(记者黄佳丰)由台湾油画家、新竹县美术协会常务监事余秀雄先生和大陆梅州油画家、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曹知博先生围绕“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主题携手创作的油画《家园》,昨日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会见会上展
梅城市民假期纷纷到户外休闲游玩,不少游客来梅体验客家端午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节日期间,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公园学习创作沙画。(宋健军摄) ▲户外活动的小朋友们正在为自己喜爱的工艺品——石膏小动物上色。(宋健军摄) 本报讯昨日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梅城街头、公园、超市和部分景区除了吃粽子纪念端午节外,到
笔耕五十余载,真诚描绘客家山水人情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振部分作品 廖振近照 陈默然 他是游击战士,不是文艺兵,是参加了72场战斗的小鬼班长。 他是著名作家,195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至今,出版了十几部长篇。《战斗的少年时代》由国家出版局翻译成外文向国外发行;《送盐》被几家出版社编绘成不同版本的连环画出版发行。 1986年,他就已经是全国作协会员;他
客家人老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小说] 老黑,混在深圳的一客家中年商人,狮鼻,虎目,阔嘴,因为坚持爬山和打羽毛球,四十高龄尚无明显的将军肚。会做生意,爱学语言,熟练和部分掌握英、日、普通话、天津话等等多门外(地)语,见什么地儿人就说什么地儿的话,老黑因而口音游离。除了英语是学院派之外,其他多数是靠野路子自修,说话时难免不
客家媳妇山东女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勤劳的客家妇女。蓝巧摄于大埔(图文无关) 【家事春秋】 吴松山 我的母亲孙翠香,山东人氏,今年七十有五,养育了二子一女。母亲有其平凡的一面,也有其不平凡的一面,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人,为了照顾远在千里从未谋面的家婆,毅然告别婚后不久的丈夫,只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到南方,在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的日子,带着三
秋天的客家小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曾志雄 打开一把典雅的折扇,一幅水墨淡彩便展现在眼前: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顶、厚实的木门、方正的小窗,以及悬挂着各式招牌和酒旗的小街、拾级而上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别具客家特色的走马楼和小庭院的建筑群环绕着小镇中心的围龙屋,像众星拱月似的;几棵上了年纪的古榕和成排青葱的垂柳掩映着
客家娘酒
作者:李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散文】 农历九月,一个与酒有关的月份,一个客家娘子开始与她们的酒瓮酝酿故事的季节。 而今又是重阳过去,渐凉的夜总让我忍不住猜想:某个角落里,一定有某个女人正抱着一床被单捂紧着酒瓮,为那一坛酒增加温度。其实,这是我儿时的记忆,那个女人便是我的妈妈。想来,这酒是女人的心血化成
早年客家人的助学奖学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提示: 所谓公尝,就是客家族群的创业开基者,到年老给儿孙分田地财产时,都会留下一份公田、公产,以其租金租谷作为公有尝产,代代相沿成习;所谓儒资,是为鼓励族中学子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多出人才,光耀门庭,各姓都会从公尝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儒资,相当于现在的助学奖学金。民国以前,由公尝儒资中全额或半额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