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学做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大厨指导下,小学生认真学习做萝卜糕、黄金酥丸等客家美食,从中学习食品的营养健康知识,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意识。日前在惠阳区举行的“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2012年广东省青少年
-
桥溪月色 梦里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县以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为契机,围绕“政府统筹、企业运作、百姓得益”的思路,加快桥溪古韵景区的建设。目前,拆除沿溪违章建筑和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桥溪村再现梦里客家山村古韵风貌。图为桥溪村醉人的月夜景象。
(汤伟青张明摄)
-
央视《客家新娘》摄制组来梅参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2月29日至3月3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客家新娘》摄制组一行22人,莅临梅州参观考察。在梅期间,摄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大埔的花萼楼,蕉岭长潭水库景区、丘逢甲故居、客家博物馆、院士广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和梅江区三角镇的继善堂等。
(徐少同郑丽萍罗焕文)
-
台湾客家族群之垦拓与文化特质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翁廷爕(台湾发展研究院客家事务研究所所长)
在清政权稳定之后的乾隆、嘉庆年间,客家人又做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族群迁徙,这次迁徙的理由却和以往的每一次相反,而是因为生活安定之后,人激增,山区的耕地有限,许多人便向外发展,纷纷渡海至南洋或是台湾建立全新的势力范围,也因此至今,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踪迹,虽
-
擦亮客家文化品牌 凸显生态文明优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第十一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近日在梅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大腕们在梅期间,参观了一些梅州特色旅游景区,深深感受到“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对梅州的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模式给予高度认同,同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本报今日对部分建言给予摘登。
-
在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讲话摘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世界客都梅州,隆重举行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我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并代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陈云林会长,对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客家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国家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长期以来,遍布世
-
福建:永定三部客家大戏登上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客家县永定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客家文化、土楼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4月12日晚,作为国家大剧院“第四届歌剧节”特邀参演9大经典剧目之一和北京“福建艺术周
-
客家“创意蓝染” 台中重放异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展现“蓝白之美”的客家蓝染,在台中消失多年以后,于今重放异彩。
太平区头汴坑是一个传统的客家庄,1000多村民约有八成为客家人,以务农为主,产业单一。在七八十年前,当地曾有蓝染工艺,可惜后来却消失无踪。而让这一传统工艺在台中复活的始作俑者,是水源地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叶晋玉。
叶晋玉说,头汴坑最有名的
-
第十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9月下旬,第十届客家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龙泉驿区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和高校学者围绕客家方言与文化、客家文化产业化等话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客家人联系,推动对四川客家语言的研究。据了解,龙泉驿区作为中国西部客家之乡,其打造的“西部客家第
-
打造本土客家农耕文化村甘坑成生态文化创意村
-
作者:毕国学 谢小丁 李昌战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谢小丁 通讯员 李昌战)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拆旧如旧”,将原有的甘坑客家村落打造成甘坑生态文化创意村,使环境差的后进村变身为如今环境美,治安好的明星社区。
布吉甘坑社区的变化令人惊讶。昨天,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甘坑社区党支部书记钟拥军笑眯眯地透露给记者这样一
上页
1
2
3
...
9
10
11
...
33
34
3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