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战略提升客家美誉 ——解读“雁南飞效应”系列报道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进入雁南飞,游客都能感受到景区员工的优质服务。(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何碧帆实习生罗锦莉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要做就做最好!”宝丽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叶华能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16年来,雁南飞孜孜以求,成功锻造了以客家文化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
如何锻造品牌?雁南飞人凭借的是
-
惠州特色原创作品《花灯舞曲》获金奖 取材于东江流域客家民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届少儿艺术花会共有52个节目获得了金奖,我市占了6个,其中独具惠州特色的原创作品——— 来自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民乐合奏《花灯舞曲》获得好评,最终将“音乐类”金奖收入囊中。同时获得“音乐类”金奖的还有来自市仲恺高新区九拍打击乐俱乐部的少儿爵士鼓《在希望的田野上》、市文化馆表演唱《皆歌一唱闹洋洋》。在
-
连平花灯璀璨绽放客家文化异彩古邑新颜名列全国文明县城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平———“全国文明县城”。
粤赣(红线)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汕昆(绿线)、粤湘(蓝线)和大广(黄线)四条高速公路于连平纵横交错。
上坪桃花
忠信花灯吊灯习俗
连平
连平县地处粤东北九连山腹地,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是著名客家古邑,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009
-
“广州最长寿的老人” 客家老人李春113岁“生日”仙逝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去年4月21日,李春老人(右)过112岁生日,她一听到这个洋娃娃唱歌就特别开心。
李春老人出生在1896年农历3月17日(公历4月22日),离世这天是2009年公历3月17日。“老人也算是在113岁生日时走的。”李春老人的一位家属感到,这或许是冥冥中安排的某种巧合。
据了解,目前广州有百岁
-
8旬夫妇成惠州新客家 两老为照顾外孙女从新疆来惠生活七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丁泽林(右)、王德芳夫妇本报记者范春莉 摄
■ 本报记者范春莉
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中,有不少这样的老人——— 为了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从家乡来到惠州。家住市区东平长湖苑年近八十的丁泽林王德芳夫妇就是这样的 “新客家人”。2000年,丁泽林、王德芳老人为了照顾出生不久的外孙女,从新疆来到惠州。
-
玩收藏玩成新客家 深厚城市文化底蕴吸引上海收藏爱好者阮启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阮启东(右)在与朋友交流收藏心得。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摄
■东江时报记者江勇龙
姓名:阮启东
年龄:41岁
籍贯:上海
身份:民间收藏家,深圳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惠州市文物收藏家协会会员等。
幸福语录:惠州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每天能与朋友们分享藏品带来的快乐,此乃人生一大幸
-
史文清冷新生通过中国赣州网(客家赣州网)向广大网民及社会各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本报讯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在2012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通过中国赣州网(客家赣州网),向广大网民及社会各界朋友恭贺新春。
史文清和冷新生在致广大网民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新春贺词中说,龙年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
-
史文清冷新生通过中国赣州网(客家赣州网)向广大网民及社会各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在2012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市委副书记、市长冷新生通过中国赣州网(客家赣州网),向广大网民及社会各界朋友恭贺新春。
史
-
湖镇将投资1.5亿元建客家文化村——今年以来引进39宗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走进博罗县湖镇,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镇文化中心开始装饰内外墙,农产品集散中心基础工程正在铺开,600多泥砖房户新房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今年以来,湖镇以博罗县开展的“四个建设年”为契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各项工作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年引进39宗
-
「風起南方,文秀百粵」之一:嶺南文化廣府客家潮汕各競風流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著名學者黃偉宗說,孔子是「黃河文化」的代表,老子是「長江文化」的代表,慧能是「珠江文化」的代表。他所說的珠江文化,就是嶺南文化。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提出文化建設新目標,要求廣東建成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生力軍和率先探索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的示範區,形成具有中國氣